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国]女帝我来当 > 130-140
    第131章

    “奉孝,友若,不妨去书房一趟,我有一件东西想给你们看看。”

    这话说完,杨秋就命令自己的亲卫去取东西,一炷香之后,三个人来到了书房。

    郭嘉和荀谌其实都不知道杨秋要做什么,只是觉得专门来到书房外面还有重兵把守,似乎是要讲一件很机密的事情。

    可是这个问题值得这么隆重吗?

    哪怕是荀谌,此刻都没有理解大王的想法。

    毕竟郭嘉的疑问他和大王早就讨论过,没有任何一项新的制度能够让一个王朝万世不灭。

    王朝更替本来就是一件注定的事情,所以荀谌并不纠结这件事情。

    而郭嘉的纠结无非是,轰轰烈烈一场变革,最后还是回到旧制,是否无意义,是否白折腾?

    但荀谌知道,昭国工坊里面产出的越来越多的东西,他确定这种东西会给未来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荀谌是觉得有意义的。

    两个人端坐在书房里面,杨秋接过自己亲卫递过来的东西,然后开始将两个木支架撑开,最后将一幅巨大的地图挂到了众人的面前。

    没错,这是杨秋自己画好的世界地图。

    之所以没有一早就展露出来,那是因为现在的世界地图具体有哪些国家?杨秋自己都还没有考据清楚。

    所以只能把地形画出来,然后再来查典籍,根据过去这些年东汉王朝与周边国家的交流,这才能够慢慢拼凑出目前地球有哪些国家。

    “这是……”

    荀谌震惊地一下子站了起来,汉朝的地图,这两个士族出身的人当然都见过。

    然而杨秋展开的这幅巨型地图,不只是把周边国家的地理位置画了出来,还将许多荀谌都不知道的地方也画了出来。

    当然,因为有丝绸之路的交流,大家都知道汉朝周边有许多小国,这件事情并不稀奇。

    但杨秋画出来的整幅地图,直接让荀谌和郭嘉发现,原来他们汉人所占领的地方竟然在这个世界上只属于一小部分,而这个世界竟然有这么广阔,有这么多不知名的国家。

    “没错,这就是真正的天下,而你们看到的蓝色地方都是大海,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是一个巨大的球体,我们汉人所占据的陆地,在这世界上,只能算是一小块地方,这才是真正的天下!”

    要说后来的宋朝和明朝,其实和外面国家的交流挺多的,毕竟海运很发达,那时候已经有外国人坐船来交流了,所以那个时候的士大夫阶层知道天下很大。

    但在汉朝这个时间,海运还没有发达到这个程度,这个时候还主要是陆路运输,所以国际贸易主要还是丝绸之路。

    这条路横跨欧亚,这一路上有无数国家,但和汉朝交流频繁的主要是西域诸国。

    而远在西边的罗马帝国现在在汉朝这边被称为大秦,这时候汉朝人也知道,西边有一个国家很发达,但再往罗马帝国往西走,汉朝这边就没记载了,毕竟太远了。

    至于阿三,西汉的时候被记载为身毒,东汉的时候已经称其为天竺了,所以这些靠得近的国家,像荀谌和郭嘉这种士族出身的人,自然都有所了解。

    可是这种了解都没有地图的冲击力大,因为只有亲眼看到这个地图,才能知道自己有多渺小。

    一个人的眼界有时候是受限于自己的认知的,当打破这个认知之后,人的所思所想才有可能发生变化。

    “大王为何拥有这天下地图?何人所绘制?”

    郭嘉的心中经历了一番震荡之后,他直接好奇的问了出来。

    在这个年代,能拥有一个州郡的地图,那就是很非凡的人家了。

    但是昭王却能直接拿出天下地图,郭嘉倒不觉得昭王会在这个时候戏弄于人,所以这幅地图大几率就是真的。

    但以昭王的年纪,肯定不是昭王走遍天下绘制出来的,那么这地图究竟是如何绘制出来的?

    “吾师所绘制,他游历天下,精通天文历法,所以绘制了这天下地图。”

    杨秋面不改色的说出了这样一个答案,不能解释的就归结于吾师。

    这个答案让郭嘉挑了一下眉,倒是没有再深究下去,反而忍不住细细观摩上了这幅精致的地图。

    真是令人惊讶,原来这天下比他想象中还要大。

    “漠北草原,广袤无垠。然匈奴、鲜卑之人,为何惯于南下劫掠,而非北上?观其地形,似亦无山川阻隔,缘何总是与汉人过不去?”

    观摩了地图一会儿之后,郭嘉忍不住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奉孝觉得幽州是否依然很寒冷?此刻中原地区已经穿上夏衣了吧?”

    郭嘉下意识的点头,随即立即猜到了杨秋的言下之意。

    “大王之意,乃越往北行则越发寒冷。即便北边存有偌大一块陆地,实则并不适宜人生存。

    故而,这些人唯有南下劫掠,盖因我汉人之地富饶充足,物资丰盈,可为其生存之所需?”

    杨秋微笑着点头。

    接着,荀谌指出了罗马帝国以西的一大块区域,那里算是未来的欧洲了。

    “那么这块地方是否适宜人居住呢?”

    那是汉朝没有记载的地方,荀谌对此感到很好奇。

    “北边之地依旧严寒,然中间此块区域气候倒是宜人。此地现今居住着众多人口,其长相与吾辈汉人截然不同。

    有人生而红发、黄发,亦有人天生蓝色、绿色眼眸,与吾等容貌全然相异。”

    接着,荀谌和郭嘉又问了孤悬海外的那块美洲地区,杨秋只能解释这个地方的地形是什么样子,确定有人口居住。

    至于这地方的人有什么特色,那真的是不知道,毕竟这地方的历史从记载开始,就是数尽的屠杀灭亡。

    所以这地方古代是什么情况?那是真的搞不清楚。

    最后,这群人的注意力就转到了南方,杨秋亲自介绍了赤道周围的特色。

    “此地无春夏秋冬之分,唯夏季终年常在,常年炎热不堪。

    而此处人口或应存在,但其生存状态估计仍处于打猎捕鱼、采集野果之境,吾不能十分确定,但大抵如此。”

    将地图上的位置介绍得七七八八之后,杨秋笑着指向了南边那块儿两个人还一直还没问的区域,那是南半球的大洋洲。

    “此处四季刚好与我们相反,吾等处于冬季之际,此处正值夏季。至于此块地方是否存有国家,我不能确定。”

    这种陌生的在书本上从未见识到的知识,让郭嘉和荀谌很是激动,两个人都想了解的再清楚一点,所以杨秋在又回答了好几个问题之后,发现有些事情自己已经不好解释了。

    于是她只能再把一个盒子打开,将一个简单的地球仪拿了出来。

    这东西原本一开始就打算打开的,只是郭嘉和荀谌见了地图之后问了她太多问题,所以这才一直放置在这里。

    直到现在,她必须要这个东西才能解释接下来的问题。

    “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大王这是根据平子先生所言制作出来的吗?”

    郭嘉好奇的看着这个球体,这上面标注了刚刚平面地图上的国家位置,但从球体上来看,又是另一种感觉了,于是他一边看一边好奇的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平子先生就是张衡,也就是东汉著名的科学家,非常擅长天文,历法,算术,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观测仪,还制作出了水运浑天仪。

    所以杨秋拿出一个地球仪,这也不会太令郭嘉和荀谌感到惊奇,毕竟张衡太出名了,张衡的言论士族们肯定也都知道了解一些。

    至于信不信,那是另一回事,

    但因为有张衡的原因,所以杨秋拿出来的东西倒也不会令人觉得难以置信,因为张衡已经在浑天仪上面记载了南极,北极,二十四节气,黄道赤道等。

    当然,张衡在自己的著作里面已经记载了极其高深的天文观测方法,历法计算方法,不过这种东西一般人看不懂,所以这种真正的科学知识传播的面积也不太大。

    “宇宙之大,浩瀚无穷,张衡先生的见识已经非常高远了,但依然还没有测算出真正的宇宙有多广大。

    奉孝,此前你对我所问,我并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带你来见了天下地图,又让你知晓我们生活之地是何等样子?你知道为什么吗?”

    郭嘉似有所悟,但并不确定自己所想是否就是昭王所意。

    “我曾以为自己已然洞悉这个天下,知晓这世道的规则,参透人心。

    然而大王却让我明白,我所知的不过是冰山一角,实在是浅薄得很。

    大王是想告诉我,以过去的见解来看待未来,不过是画地为牢、固步自封吗?”

    有这个意思,但也不仅仅只是这个意思。

    “奉孝方才所言之事,必将会发生,盖因天下之人,必定为利益所驱驰。

    然,有一事吾与奉孝之见不同。自三皇五帝以来,历经尧舜禹,继而至夏商周,后有秦朝,先汉已去,今处后汉。试问,自始便是儒家治天下?

    未来必有更适宜之制度,以治天下。天下数万人必择一条于己最为有利之路。奉孝只因处此时代,便自然而然以为如今之制度已然深入人心,觉未来之人必定唯有依循旧制方能保其利益。

    但未来之人,所思所想未必如此。

    奉孝莫非以为,昭国百工崛起之后,吾不会予他们身份待遇提升,不会使其掌握权力?此等人岂会欲归旧制?他们自会为己之利益而争斗。

    故而,有些事情,除非将其尽皆诛灭,否则奉孝所思必定不会发生。”

    第132章

    杨秋离开之后,郭嘉作为客人留宿在了荀谌的府邸之中。

    夜幕降临,荀谌的府邸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

    府中的灯火摇曳,郭嘉独自坐在屋舍里,面前摆放着几本从荀谌那里借来的关于天文历法的书籍。

    主要是张衡的《灵宪》,还有《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一些著作。

    这些书籍承载着先人们对宇宙的解释,郭嘉轻轻翻开书页,完全沉醉在了书籍内容之中。

    夜已深沉,窗外的明月高悬,洒下一片银辉。郭嘉却依然在书海中遨游,不知疲倦。

    第二天早上,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上,郭嘉带着浓厚的黑眼皮,以及一双熊猫眼出现在了荀谌的面前。

    他的面容略显疲惫,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友若兄,昭国着实便利,想看什么书,随时都能找到。

    若我还在颍川,这般书籍恐怕得托朋友才能借来一观。

    这些书籍极为深奥,我昨夜简单地看了一遍,只觉知识浩瀚似海洋,恐怕我穷极一生也难以完全领悟这些书籍中的知识。”

    颍川郭氏治学的是小杜律,作为郭家的旁系子弟,郭嘉自然从小学的就是家学,研习律法。

    待到长大之后,颍川学风浓厚,自然会学习其他儒家典籍,也会学习一些兵法策略。

    按照郭嘉未来的人生经历,他应该是比较擅长的是兵家之术,所以在曹魏集团承担的也是军事方面的辅助,而不是跟内政有关。

    因此,在算术、天文历法方面,郭嘉虽然有所接触,但绝对算不上擅长。

    昨天在杨秋展开地图聊了一下天文历法这方面的知识之后,郭嘉就马上借出了相关书籍来借阅。

    毕竟,不管这位昭王说得多么有道理,不管昭王所说的这个世界有多么广大,也不管他们生活的地方是一个球形多么让人惊奇,这都不代表郭嘉信了。

    一个成熟的人是有自己的判断力的,所以郭嘉的做法就是自己先行研究一下先贤著作,看看前人的知识是如何解释这些情况的。

    “大王曾言,纸张发明将改变世间制度。今昭国纸张产量仅可自给自足,欲使天下之人皆如此,则需攻取南方之地。彼处有物制纸更为廉价。”

    话说到这里,荀谌眼神之中带上了一股笑意。

    其实他昨天晚上也没有好好睡一觉。

    “奉孝,其实昨夜我亦取那几本书籍观之。因大王昨日所言天下地图,我亦首次闻之。

    虽此前大王曾述南北天气之差异,但彼时我未深思。不过昨夜略览《周髀算经》后,我方明白。

    难怪大王过去数年如此重视算术之才,原来诸多吾等不解之问题,早于这些算经之中已有解释……”

    两个人对视一眼,都深深看了一下彼此的黑眼圈,同道中人啊。

    于是,荀谌邀请郭嘉去小会客室里面坐下聊天吃早餐,热乎乎的甜粥包子馒头摆放在了餐桌上。

    吃饭的过程食不言,两个人都快速的解决了早餐,等到下面伺候的人收拾好之后,郭嘉就主动开口了。

    “嘉昨夜阅书,读到此处,倒是产生了些许疑问……春分之日夜分以至秋分之日夜分,极下常有日光。秋分之日夜分以至春分之日夜分,极下常无日光。故春秋分之日夜分之时,日光所照适至极,阴阳之分等也……”

    这段话是《周髀算经》里面的内容,是说春分之日,还有秋分之日的时候,昼夜平分,从春分之日到秋分之日,北极下有阳光照射。

    而从秋分之日到春分之日,就没有日光了。

    这实际上也也只说了存在极昼极夜现象。

    要按照现代知识来解释春分之日还有秋分之日,就是太阳直射赤道的时候,所以昼夜平分,而杨秋昨天讲的就是春夏秋冬的来源,也讲了极昼极夜现象的原因。

    她尽量用的是古人能够理解的方式解释了一下太阳的活动,这就导致了他们为什么会有一年四季的差异。

    郭嘉眼下说出这样一段话,倒不是说他相信这个地球是球体了,而是感叹有些知识其实就藏在典籍之中,然而以前却常常容易被人忽略。

    “友若兄,浑天说与盖天说,似皆不能阐释极昼极夜之现象。

    昨夜嘉思索良久,如今看来,昭王之说法,似乎能更好地解释四季轮回?

    可以,嘉不善此道,否则必穷毕生之力以究此事。”

    这番说法瞬间让荀谌笑出了声。

    “奉孝若因昨日之事决定毕生研于此道,大王恐悔带你见地图。

    其实此事大王曾对我言,需于算术极有天赋之人方能深入研究。

    如蔡公与刘公那般之人,彼等昔日于东观观测天文,修订历法。

    而二人有一弟子现于昭国,田孟举尤为擅长此道,如今昭国已有人负责此事,未来观测天文历法自会有后继人才,无需奉孝为此劳顿。

    观奉孝今日所言,是否已对大王所言信之七八?那么奉孝对未来作何想?是需继续思量?又或再游历一番。”

    没错,昨日郭嘉并没有接受杨秋的招揽。

    杨秋倒是也没失望,只是让郭嘉继续留在昭国游历,若改变想法了再找她。

    当然,若有什么疑问,也可以亲自前来找她询问。

    “友若兄,对于昭王昨日所呈天下地图,汝有何感?昨日兄不也如我一般,观书一整晚?难道友若兄阅罢无疑问?”

    这种事情,荀谌和郭嘉的关注点完全不一样,他昨日简单看了几本书的内容之后,荀谌发现自己并不擅长于算术此道。

    所以他最后印象深刻的是张衡的书籍。

    “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奉孝,张衡先生于其书籍中言明月光形成之因,乃因太阳光照射而生。

    这使我忆起昔时所阅王仲任先生的《论衡》,彼时先生于书中言,日食与月食之形成乃自然规律,与任何灾异皆无关系。

    然儒家将其视为异端,谓其离经叛道。吾今日却觉先生具大智慧,若后儒家之言皆不可批,那么未来必使儒家走向毁灭……”

    荀谌所说的王仲任叫做王充,他出生于光武帝时期,会稽上虞人,是东汉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无神论者,也是一个唯物主义哲学家。

    因为东汉刘秀再一次光复大汉的原因,所以刘秀及其推崇谶纬之学,当时士族阶层也就是东汉的知识分子,完全沉醉在谶纬神学还有鬼神迷信的社会风气当中。

    王充就是这个时代的离经叛道者,他直接提出了无神论,让人们回归现实,说这世界上没有鬼,更没有神,完全将儒家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进行了否定。

    为此他还写了一本书,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许多批评。

    王充认为,天是自然的物质实体,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日月星辰也是自然物质,而人类社会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所以并没有什么天神意志,也并不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干预。

    然后,他还专门写了一个篇章解释了日食、月食的形成原因,声称其和人类的政治生活没有丝毫关联。

    这无疑是一种很进步的思想,而且他还提倡薄藏,反对儒家提倡的厚葬。

    所以这个人遭到了严重的打压批评。

    不过东汉还是有一个优点,虽然王充的想法在为政者看来很是大逆不道,但是东汉的名士言论还是自由的。

    所以王充本人并不会直接被皇帝记恨,只是说官方不会推崇他的学说而已。

    等到后来在他过世之后,蔡邕曾极力推广《论衡》这本书,促进了这本书的传播。

    所以蔡邕在这个时代实在是一个文学灿烂,思想又挺开明的人。

    而荀谌说出这一番话,语气里面对王充先生的推崇,摆明了他所认同的道已经和儒家有所割裂了,甚至有些背叛自己家族所学了。

    郭嘉听完虽有些震惊,随即却笑出了声。

    “友若兄生于荀氏家族,向来正襟危坐,恪守规矩。然自加入昭国以来,却屡屡行离经叛道之事。

    嘉本以为乃昭国所影响,今观之,恐怕友若兄昔日所思所想就已然别具一格,而嘉于个人行为离经叛道,实则仍认同旧制。

    不过自昨日起,吾亦已开始动摇。难怪文若提及昭王之时,面色极为复杂。

    恐文若心中亦有动摇,只是其有家族使命,有其所坚持之道。”

    听到郭嘉提到荀彧,荀谌的面色便有些复杂了,昨日他已经看了荀彧写给自己的信件。

    因为董卓乱政关东诸侯讨董的原因,在写这封信的时候,荀彧已经表明他会带着家族迁徙。

    但是荀氏族人众多,荀彧的号召力并不能让族人全部跟他离开。

    如今已经有数月过去,恐怕颍川郡那边,族人已经遭到了战乱的伤害。

    “文若向来固执,自有一番抱负,吾为兄长亦不能使其改志。

    更何况,家族恐亦看好关东诸侯,文若断不会违背族老之意。

    奉孝,汝为郭家旁系,不为家族所累。吾亦不会强求汝留于昭国。

    大王昨日亦曾言,奉孝若有所好奇,尽可继续在昭国游历,所以接下来汝有何打算?”

    郭嘉还是给出了昨日的答案,他还要再继续游历一番,荀谌自然没有阻止,而是让其继续再昭国游历。

    杨秋是不会强留郭嘉的,这倒不是因为郭嘉不重要,而是因为郭嘉的性格强留下来,恐怕只会双方闹得不愉快,

    不过贾诩不一样,因为此人换老板的速度在历史上极其快,他是无所谓哪个人当老板的,只要自己日子过得好就行。

    所以郭嘉和贾诩的策略绝对不能一样,哪怕最后的结果是郭嘉离开,也只能大大方方的送其离去。

    大不了到时候表现一下自己的大度。

    不过荀攸又不一样了,历史上虽然没有一直换老板,但其实他的政治立场也挺灵活的,荀彧是反对曹操称公,但是荀攸却并不反对。

    所以不同的人就得弄不同的策略。

    说起来,荀攸现在已经在长安了,杨秋此时正在给贾诩写一封信,让他以后想办法把荀攸捞出来控制在身边。

    做完这件事情之后,又有一个好消息来了。

    长安又送了一批书籍过来,李儒这个人说到做到,将大量的典籍都往昭国送来,并且这一次,蔡邕也被李儒送过来了。

    杨秋都震惊了,这个时候蔡邕怎么会愿意过来,所以她主动来到了蔡邕面前,想要询问一下蔡邕是怎么来的,难道是被李儒强迫的吗?

    第133章

    当然,此时的杨秋已然安然回到了马邑县。

    这一年的时光在不知不觉间流淌至夏日六月,骄阳似火,那股子炎热就像蒸笼一般笼罩着大地。

    大街小巷之中的百姓们纷纷换上了轻薄的衣裳,那衣衫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似在与暑热做着抗争。

    此时,离开数年的蔡邕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眼前的景象令他大为震惊,马邑县竟扩建了数倍之多。

    上次他看到的那道城墙,如今已然摇身一变,成了内城墙。

    在新建的城池之中,两边的屋舍高大,很是壮美。

    然而,最吸引人目光的却是这新建市坊的商贾兴盛景象。

    只见这一条街道热闹非凡,往来的商贩们就像一群活力四射的表演者。

    他们有的涨红了脸,扯着嗓子大声吆喝着自家货物的优点;有的则笑容满面,热情地向过往行人展示着商品。

    而百姓们呢,在这热闹的街道中穿插往来,他们或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笑风生。

    或在摊位前精心挑选着心仪的物品,整个街道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这座新城是杨秋命人精心修建的,主道路极其宽阔,按照唐朝时期的建筑风格设计,中间的道路直接宽达一百米,数十辆马车并排而行都绰绰有余。

    出于对往昔的怀念,杨秋还特意让人修建了绿化道。

    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在夏日阳光的照耀下,那些鲜花尽情绽放,看着别有一番美丽。

    当初,下面的官吏曾向杨秋提议,是否要另建一座都城。

    杨秋当时直接拒绝了,毕竟,未来不可能建都在马邑县,现在若按照都城规划来建设,实在是不合适。

    然而,马邑县暂时又是官吏汇集的中心,于是她果断决定直接在外城不断扩建。

    刚好,原来的马邑县城池狭小,扩建极其简单完全不需要拆迁,如今外面的占地面积已经远远超过了原来的城池。

    至于未来的都城选址,昭国上层官吏们彼此心照不宣,那必定是长安。

    所以,杨秋也并未在昭国大兴土木,只是按照正常的规划继续扩建马邑县。

    蔡邕坐在马车之上,透过车窗望着这座鲜花盛开的城市,看着往来商贸的兴盛之景。

    看着周边百姓与小贩们脸上洋溢着的欢快神情,蔡邕的心中不禁涌起万千感慨。

    如今,汉廷那边一片混乱,似乎唯有昭国这片土地还能寻得一时的宁静。

    战乱带来的后果实在是太过惨烈了,它像一头凶猛的野兽,无情地吞噬着人们的安宁与幸福。

    长安那边,因为战火的蔓延,商贾们胆战心惊,都不敢轻易做生意了。

    曾经繁华的大街小巷如今变得冷冷清清,再也看不到昔日那热闹繁华的景象。

    不仅如此,长安城内到处都有重兵把守,由于西凉骑兵剽悍粗鲁,他们在大街小巷中横冲直撞,时常有百姓被他们欺辱的惨状。

    迁都长安之举,并未使这片土地获得安宁。

    断绝了与关东那边的赋税往来之后,想要让长安这边的官吏们自给自足,使朝廷正常运转,让官吏和兵卒们按时领到俸禄,已然成为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即便董卓手段强硬,长安城内依旧物价飞涨。

    董卓曾愤怒地杀掉了一批商人,可后来换成了西凉军自己的人掌管商贾后勤,这群人贪婪无比,依旧囤货居奇,哄抬物价,根本无法使物价回归正常。

    再加上董卓又命朝廷铸造小钱,并强行用这些小钱给官吏兵卒发放军饷俸禄,导致市面上充斥着大量的小钱。

    百姓们见状,无奈把货物囤积在家中,连东西都不愿再卖了。

    这导致,西凉军直接带着军队在周边烧杀抢掠,天下已然乱得不成样子。

    蔡邕看着这一切,只觉得这大汉王朝仿佛已经陷入了疯狂的深渊。

    他仿佛看到百姓们在苦难中挣扎,那痛苦的神情让他心如刀绞。

    再这样下去,百姓们将被逼得走投无路。

    当然,董卓对蔡邕颇为赏识,还给他升了官,可是蔡邕的内心无法安宁。

    原本,蔡邕并未想过要来昭国,在他心中,自己始终是大汉之臣。

    然而,蔡邕结识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少年,此人名叫王粲。

    这少年年仅十四岁,却有着超越年龄的聪慧。

    蔡邕看着他,仿佛看到了一颗闪耀着光芒的新星,他认定这少年前途无量,甚至觉得他的才华必将超过自己,恨不得将自己所有的书籍文章都赠予对方。

    二人结成忘年之交,每日谈天说地,仿佛是认识多年的朋友,而蔡邕对王粲的欣赏之情也与日俱增。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蔡邕渐渐开始担忧起来。

    王粲身材瘦弱,时常头痛咳嗽,时不时都在喝药,那痛苦的模样实在让人心疼。

    蔡邕舍不得这样一位才华非凡的少年过早离世。

    他想起当初卫仲道在昭国看病的情景,知晓昭国的医工医术要比汉廷这边高超一些。

    于是,他便苦口婆心地劝说王粲来昭国检查身体。

    王粲自幼身体孱弱,再加上其貌不扬,长到如今这般年纪,身材依旧瘦小,他的心中难免有些自卑。

    所以,当蔡邕说昭国有可能治好他的病时,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毫不犹豫地决定来此一趟。

    然而,王粲在昭国并无亲友,蔡邕自然放心不下对方独自前来。

    于是,他决定亲自护送王粲前往。

    作为汉朝的官吏,蔡邕要出远门,董卓知晓后并未有何意见,毕竟此时两边关系还不错。

    但李儒却另有想法。

    他此时已与贾诩私下结成了联盟,而且杨秋那边也说过,未来要把蔡邕这老头子送到昭国去,保住他的性命。

    眼看时间不多了,李儒便打算干脆这次将蔡邕等人一并送走。

    于是,他让护送典籍藏书的人顺便护送蔡邕一行人离去。

    在这过程中,蔡邕的队伍中又多了一个人,这人那便是大名鼎鼎的华佗。

    华佗原本是单独出行,他心中怀着对医术的执着追求。

    随着这几年商队贸易的往来,昭国的消息像一阵风一样越来越多地传到了中原地区。

    华佗听闻昭国医工医术高超,能救治许多疑难杂症,心中不禁涌起强烈的好奇心。

    对于这位挚爱医术的人而言,他决定亲自去昭国一探究竟。

    在路途之中,华佗与蔡邕、王粲不期而遇。

    因为华佗曾经给王粲诊断过病情,所以双方交谈之后,发现彼此目的地相同。

    最后,华佗便在蔡邕和王粲的邀请下,一同前往昭国。

    此时,蔡邕还在感叹马邑县的变化,一旁的王粲已然惊叹出声。

    “蔡公,之前您说昭国繁华,我并未全然相信。哪怕这一路当中的传舍城池都修建得颇为广大,我也不觉有何奇特之处,只觉得昭国的美食和新奇事物多了些罢了。

    但今日来到这马邑县,我方才觉得自己孤陋寡闻。这昭国竟有着一番繁荣昌盛的大国气象,而我大汉朝廷却陷入内斗之中,百姓流离失所,思及此,心中不由得一阵痛心……”

    王粲这一番叹息,又何尝不是蔡邕的心声呢?

    两边的对比实在太过惨烈,一边是和平安宁、繁荣昌盛,一边却是血腥残酷、破败不堪。

    那景象就像一幅鲜明的画卷,一边是绚丽的色彩,一边是灰暗的色调,任谁见了,心中都会难过。

    两位敏感的文人心中此刻思绪万千,而一旁的华佗则兴致勃勃地观望着昭国新奇的景象。

    随着马车缓缓前行,繁华的市坊渐渐远去,他们又进入了另一处内城。

    此处虽然仍有马车来来往往,百姓也在道路之中前行,但却并不喧闹。

    道路两旁修建着高大的建筑,上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牌子,似乎有许多官署设置在此处,难怪这里如此安静。

    不过,华佗感兴趣的并非这些官署,而是前方那一座巨大的医馆。

    那医馆高大地矗立在那里,华佗立刻转过头,对着旁边的两人请求道。

    “蔡公,王君,能否让马车在前面停一下?我看到前面那个巨大的牌子了,上面写着马邑医馆,这应该就是昭国最厉害的医工聚集之地了,我定要去看一看……”

    蔡邕和王粲顺着华佗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牌子。

    这里的医馆与上次见到的位置不同,显然是新修的。

    他们都深知华佗对医术的狂热,其实王粲此行也是为了检查身体,但眼下直接去医馆不太合适,蔡邕决定先带王粲去拜访昭王。

    对于华佗的请求,蔡邕与他商定好了晚上见面的地方,这才让华佗下车前往昭国的医馆,而他们的马车则继续前行。

    毕竟,他们后面还跟着大量的书籍,这些书籍需要董卓这边的兵卒负责运送,所以还与昭国这边的官署亲自交接。

    因此,蔡邕首先要做的便是把这些珍贵的书籍妥善安置在安全的地方。

    而杨秋,也正是在蔡邕一行人与官署对接书籍的时候,才得知蔡邕到来的消息。

    所以,在杨秋见到蔡邕的时候,时间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她让人准备了美酒佳肴,并邀请蔡邕来做客。

    蔡邕自然将王粲带到了杨秋的面前,然后亲自将这位在历史上留名的才子引荐给了杨秋认识。

    此时的王粲十分年轻,也就十四岁,但因为其才华横溢,他已经是大汉朝出了名的天才少年了。

    果然,天才是不会被埋没的,年纪轻轻就已经有如此盛名。

    “真乃少年出英才,仲宣年岁尚轻,却已然才华四溢,声名远扬,今日,你与蔡公一同莅临昭国,实乃令吾深感蓬荜生辉。”

    在双方介绍完彼此的身份之后,杨秋十分热情的对着王粲这位少年夸赞了一番,那态度实在是亲和,让人如沐春风,完全不像汉朝对昭国的传言。

    毕竟在汉庭那一边,昭王在传言之中狠辣无情,是一位血腥残忍的暴君。

    所以王粲其实做好了准备,哪怕有蔡公的引荐,这位昭王应该不会对他这样一个小小少年过多关注。

    然而他没有想到,昭王竟然是一个如此亲善幽默的人,在他呆滞的一瞬间,昭王甚至对他打趣地笑了起来。

    “怎么,我没有三头六臂,长得没有狰狞可怖,让人见之害怕,令仲宣很震惊吗?”

    这番话让王粲一时之间不好回答,但他能感受到昭王友好的态度,蔡邕也在一旁幽默的开口了。

    “大王,仲宣还是个小少年,你就不要欺负他了,今日我带仲宣前来,其实是有求于大王。”

    这话一说完,王粲也在旁边赶紧开口了。

    “粲刚刚失礼了,还请大王海涵,未来昭国之时,粲虽然未全信谣言,但亦受到了些许影响。

    今日得见大王,方知大王宽和仁厚,有王者之姿,粲之前实在是浅薄……”

    接着,王粲动用自己的文采将昭国的繁华滔滔不绝的夸赞了一通。

    杨秋听着都想把对方招揽过来,来昭国的宣传部门做官,因为她最近打算开办报纸。

    不过眼下这事儿不急,所以杨秋让众人坐下,再让下面的人开始准备美酒佳肴。

    几番寒暄闲聊之后,蔡邕这才说出此次的来意。

    第134章

    “吾今日来昭国,实则为求医而来,不过病者乃仲宣……”

    蔡邕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直接说出了王粲的身体状况,表明他们的来意是来找昭国求医。

    杨秋这才认真的打量了一下这位小少年,之前因为对方十几岁的原因,杨秋并没有将对方的身材矮小当作病症来看,毕竟这年头长得高的人也并不多。

    当然,王粲出生名门,衣食丰足,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所以这一细细打量,杨秋就发现王粲的面色萎黄,身形消瘦。

    这面黄肌瘦的样子出现在一个士族子弟身上,那肯定不是没有吃饱的原因,如此看来,这绝对是有什么病了。

    按照历史上的记载,对方活到了四十岁才过世,那应该也不是什么致命的病。

    “原来如此,这倒不是什么大事儿,仲宣明日亲自在屋舍等候就是,我让田女医过来亲自看诊。

    她可是我们昭国最厉害的疾医,蔡公也见过此人,仲宣安心等待便是。”

    田英的厉害,蔡邕上次来就见识到了,还是她治好了卫仲道的疾病,当时卫仲道发高烧的样子,蔡邕差点以为对方会死在昭国。

    好在田女医医术高超,抢回了一条人命。

    但是,卫仲道活过来了,对方却并没有成为他的女婿。

    那次回家之后,文姬一意孤行的要和卫仲道退婚。

    蔡邕没办法,他做不出逼迫女儿嫁人的事情,更舍不得看到女儿痛苦,所以最后两家的关系因为退婚就变得十分冷淡了。

    而他女儿现在专心致志治学,家里的藏书室完全成为了文姬日常所在的地方,都快要成为一个书呆子了。

    当然,蔡邕知道女儿的心病,可是有些事情,他实在是满足不了女儿,毕竟他还是汉臣。

    巧合的是,蔡邕刚刚想到蔡文姬,杨秋这边也问询了起来。

    “文姬过去几年如何,蔡公这一次怎么不让文姬一同过来?”

    蔡邕很想说:都是你昭王的错,让我女儿陷入了心魔之中,完全不想嫁人,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还敢让文姬过来再来一次,那就真要做昭国的官了。

    可惜的是,这种想法刚刚萌生起来,还未来得及说出一个蒙混过关的答案,外面突然有侍卫进来说要禀报消息。

    杨秋听完耳边的密语,她忍不住笑出了声,然后似笑非笑的看向了蔡邕,看来蔡邕这一次要很憋闷了。

    因为刚刚侍卫过来禀报消息,说汉廷那边又来了一批人,这一次来的人是蔡邕的家人,这里面包括蔡文姬。

    李儒这一次打包将蔡邕在长安的一家人全部送过来了。

    很明显,蔡邕并不知道这件事情,那么李儒这一次就做得很有意思了。

    “蔡公,酒宴恐怕今日要暂停了,方才我得消息,马邑县傍晚又至一批人,此中多有蔡公家人,文姬亦在其中。

    如今他们皆在客馆等候,蔡公今日还是先与家人相聚为好……”

    此言一出,蔡邕露出了震惊的神情,这是怎么回事儿?他来找昭国陪同王粲看病,怎么后面自己一家人都来了,谁干的?

    蔡邕的脸上都露出了愤怒之色,他怒而站起,直接往外面奔去,杨秋让侍卫赶紧陪同蔡邕去找自己的家人。

    这事儿她绝对不近距离掺和,还是等蔡公接受这件事情之后,过几天再见面。

    于是,在蔡邕迅速离去之后,杨秋转身刚刚露出笑容,一旁尚未离去的王粲试探着问了起来。

    “以我所知,蔡公并不打算让家人至昭国,但看大王的神情似乎很高兴,看起来也知道蔡公家人来此的原因,是大王对董太师那边要求的吗?”

    失算,忘了旁边还有一个聪明人了。

    虽然才十四岁,但显然一眼就洞察了杨秋的心思。

    “仲宣觉得,董太师能够让天下安宁吗?”

    王粲立即摇头,他倒不是因为自己出生于文人士族,瞧不起武夫,而是董卓现在真的将天下治理得一团乱糟。

    关东诸侯那边虽然有私心,但是西凉军实在是把长安祸害得一片混乱,这群人之前在洛阳抢劫掠夺,到了长安依然如此。

    而董卓却根本不管,亦或者根本没能力管理底层兵卒的肆意妄为,这样的人怎么能够治理好天下呢?

    “大王,董太师治理下的关中之地,商贾凋敝,百姓深陷苦海,苦不堪言。每日里,抢劫之事层出不穷,百姓常常无端被辱骂,周边更是血腥弥漫,时有百姓惨遭虐杀。众多小商户之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百姓们食不果腹,却还要忍受董太师手下兵卒的搜刮与欺凌。饿殍遍野,惨状不忍直视,这关中之地,已然成为了人间炼狱。”

    听着王粲这一番痛惜的话语,杨秋笑着问了这样一句话。

    “但是仲宣可知,汉灵帝尚未驾崩之时,董卓已然为雍州牧。那时的雍州,虽未有繁华兴盛之象,却也称得上和平安宁。

    当日之董卓并未使雍州生乱,亦未令百姓苦不堪言,为何今日竟至如此地步?”

    这个问题瞬间让王粲一下子愣住了。

    是啊,过去几年雍州似乎并没有什么乱象,那时候的董卓似乎将雍州治理得挺好的,一个人难道会突然成为暴虐之人,故意让手底下的人胡作非为吗?

    对于董卓来说,他应该也不希望这天下越来越乱吧?

    要按照正常的角度来思考董卓,他肯定是希望长安这边变得繁华兴盛,希望下面的兵卒吃饱穿暖,希望自己的统治变得安稳。

    一个想要保住权力的人,不可能让自己治下的地方变得越来越混乱。

    可是长安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总不可能董卓是个变态,故意让长安变成人间炼狱吧?

    “大王之意是?”

    王粲还只是个十四岁的少年,他的聪明还不在政治上,再加上没有在官场上历练过,所以他现在想不明白原因。

    “董太师权柄在握,生杀予夺大权在身,看似高高在上,烜赫一时,然实则已然危如累卵,何也?

    仅凭长安乱象便可知,下面官员已然全然不作为,又或故意挑起混乱。发放俸禄、维持治安、收缴赋税,此等最基层治理,皆需庞大的官吏认真负责行事。

    但此间上上下下之人皆在生事,他们之中至少有一大半之人对董太师心怀不满,不然长安断不至如此模样。

    故而,仲宣以为,太师将会是何种结局?”

    现在的情况是,官吏系统已经摆明不服董卓了,所以根本就不给他认真办事儿。

    一个官吏系统瘫痪,俸禄赋税治安全部都会陷入混乱之中,董卓的军队没有钱,偏偏还是一群彪悍的羌人和西凉人需要养,那就只能放纵抢劫了。

    若是董卓不允许抢劫,那这群人连董卓都会反,因为这些兵卒又没有什么思想,他们本来就是一群兵油子,为董卓办事儿就是吃饱穿暖。

    而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董卓确实膨胀了,做出了废帝另立之事,这是令士族阶层大大反感的行为。

    另一个原因自然是,董卓将洛阳那群文官带到了长安,这群人都是世家大族里面玩心眼最擅长的那一批人。

    他们本来就不满董卓,而这群人又团结在一起,他们只要摆明了反董卓,暗示下面的人不办事儿,自然有一大堆人听从他们的吩咐。

    而现在的情况是,这群文官要夺权,要把董卓踢出去,所以长安变成了如此乱象。

    “此乃必死之局,董太师离灭亡不远矣。”

    王粲思索了一番,然后叹息着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杨秋在旁边微笑着开口了。

    “既是如此,长安必定会陷入乱局之中。蔡公年纪已大,若留在长安,必定会面临危险。何不让其家人一同迁至昭国?

    我并不会逼迫蔡公为昭国效力,蔡公亦可在昭国治学游历,仲宣到时不妨劝说一下蔡公,既来之则安之,至少昭国能保和平安宁。

    蔡公不是想将汉史修完吗?汉廷那边大量的藏书典籍都已送过来,难道不是在昭国更适合做此事?”

    这番话说得颇有道理,王粲点头应承了下来,等到离去之时,王粲才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儿。

    他最开始不是反问这位昭王是不是强行将蔡公一家人带过来,对蔡公进行了逼迫利用?

    结果最后怎么还答应这位昭王,劝说蔡公安心留下来了?

    王粲觉得,自己好像被套路了。

    翌日,田英亲自来到了王粲居住的地方,对王粲的病进行了诊治。

    而杨秋此时却在为两件事情惊奇,一件事情是蔡文姬亲自前来,送出了李儒写给她的信件,另一件事情则是华佗竟然这次也来了。

    她早就想把华佗招揽过来了。

    但华佗这人神龙见首不见尾,这种天降好事儿,杨秋决定之后亲自去见对方一面,想办法将此人留在昭国。

    不过在那之前,先得好好招待突然到来的蔡文姬,这可真不容易,前几年招揽,直到现在才有结果。

    “文姬,李文优先生可对你说过什么?”

    一边看着李儒写给她的那封信,杨秋一边对着下面坐着的蔡文姬闲聊了起来。

    要知道这一次,李儒可是写了一封很有意思的信,杨秋觉得李儒肯定也对蔡文姬说过一些有意思的话。

    不然李儒不会将这封信交由蔡文姬保管,最后让蔡文姬亲自送到她的面前。

    “文优先生问了我对芮姜逐子此事的看法。”

    蔡文姬此言一出,杨秋瞬间笑出了声,没想到李儒对蔡文姬的考验竟然是这一个故事。

    西周初年,有一个诸侯国名叫芮国。

    当时芮姜是芮国国君的母亲,因为厌恶儿子宠妾太多,所以直接将自己这个儿子驱逐出了芮国,然后当时的芮国国君芮伯万就逃亡到了魏国。

    这个时候,秦国觉得芮国现在空虚,打算趁火打劫,出兵攻打芮国,但由于对芮国太过轻视,所以秦国这一次出兵大败。

    秦国计划失败之后气不过,就联合了周天子部队攻打魏国,把芮伯万抓住之后,想要让周天子管理这件事情。

    但是周天子不想管,于是秦国就打算要挟芮国,利用芮伯万逼迫芮国,但此时的芮国已经另立国君。

    可惜的是,秦国后来实力强盛一些,强行将芮伯万送回去废掉了新立的新君,后来芮国成为了秦国的附庸。

    “那么文姬究竟是如何回答的?此事非常有意思,文姬能在这件事情当中看到什么?”

    第135章

    “芮姜能逐子,只因芮国国内,芮伯万这位国君势力要弱于支持芮姜的势力,故一国之君方能被逐。

    但秦国却支持芮伯万这位国君,而支持芮姜者为另一批势力,最后两方势力相斗,秦国因强大而获胜,芮伯万遂重为国君,但芮国自此沦为秦国附庸,后更至消亡。

    此事非单纯母子不和,亦非芮国国君宠妾过多,实乃秦国一方势力与中原一方势力不合。毕竟芮国地理位置重要,秦国与中原诸侯皆欲控制此地。”

    嗯,真相差不多是这个样子,毕竟年代太久了。

    但任何事情都是利益之争,从利益之争看史书是绝对不会出错的,表面原因都是做做样子,深层次的利益不会明显写出来。

    不过,李儒要的绝对不会是这个答案。

    “文姬这个答案,文优先生应该觉得还不够吧?”

    蔡文姬想到当初和那位先生谈话时候的内容,她被对方步步紧逼,直到最后终于失去了体面,然后狼狈地说出了那一个她已经明白的答案。

    “没错,文优先生质问于我,若心有欲望,不满现实,却又犹犹豫豫,那还不如做一个温顺的女郎,顺从世间的规则,何必如此逃避现实!”

    是李儒做得出来的事情,杨秋收到的那封信比这话还要狠。

    不过现在先解决蔡琰的事情。

    “所以文姬最后如何作答?方能使文优先生愿让你送信,想必你最后那一个答案应是令他甚为满意。”

    这个答案一问出来,蔡文姬挺直背脊,用一种坚定的声音回答了自己的答案。

    “顾虑过多,患得患失,必定自找麻烦,自寻死路。欲行何种路,从开始便应知此路有多少危险、多少阻力。

    然而过去数年,我却一直陷于此种状态之中。唯一坚定之事,便是退了婚,却不能坚定地来昭国。

    既惧父亲伤心,恐家族蒙羞,又忧未来后悔,有野心却并不坚定。故而文优先生直接指出我的弱点,认为我未来根本不堪大用。”

    这倒不是蔡文姬一个人的问题,世间诸人都有牵绊,都有弱点。

    只是李儒的逼迫应该是让蔡文姬认清现实,不要再犹犹豫豫下去。

    果然,蔡文姬接下来说出的那段话直接表明了她的决心,这也是她当时回给李儒的答案。

    “我知问题所在,故而后来我告知文优先生,权力之争,本就你死我活,如同芮姜逐子,父子、母子、兄弟、姐妹,若目标趋同时,自然为盟友;若成阻碍,皆可抛弃。

    我所走之路,若父亲不支持,家族不支持,那我便叛出家族,此乃我所选之路。

    大王,我愿参加今年昭国秋季考试,还请大王予我一个机会,琰感激不尽!”

    这话说完,蔡文姬上前一步站在大堂中央,随即行了一个最隆重的礼仪,表明自己的决心。

    杨秋看着蔡文姬坚定的样子,心中不由得叹息。

    李儒果然是个激进的人,他知道杨秋对蔡文姬看好,所以就逼迫蔡文姬认清现实,从来没有两边讨好的事情。

    要做,那就要准备好最坏的结局,要么就不做,安安稳稳的做一个贵女,这是李儒让蔡文姬想清楚的事情。

    不然,在政治上犹犹豫豫,妥协退让,还不如做个富贵闲人,又何必走上这样一条危险的路。

    “所以文姬已经与蔡公谈好了吗?”

    “我已告知父亲,当然,父亲同不同意已然不重要。

    我既已有所选择,父亲同意则皆大欢喜;若父亲并不支持,那我便让父亲将我逐出家族,以免牵累于他。”

    这一番果决坚定的样子,令杨秋感到欣慰,若是蔡文姬一辈子妥协于家族,那估计只能做一些清闲的礼乐文教官位。

    但既然有这样反抗的决心,那蔡文姬在官场上就大有可为了。

    不过,李儒绕了这么大的弯子,还专门提点了蔡文姬,目的当然不只是让杨秋收拢一个人才。

    这位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在信件当中先跟杨秋聊了一下鲁隐公遇刺的事件,作为鲁国的君主鲁隐公,因为和大臣羽父有冲突,最后被羽父直接刺杀了。

    显然这事儿就是在暗示杨秋和贾诩的密谋,李儒在这件事情后面说,果决之人行非常之事,就是不知昭王是否羊舌鲋贪墨之罪。

    羊舌鲋是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在历史上因为以贪坏法,卖法纵贪,最后被定罪为“墨”。

    这种事情杨秋肯定是知道的,毕竟这年头有点文化的人都会读史书,但李儒专门举例这件事情,是为了他后面说的另一件事情铺垫。

    在提到了羊舌鲋的事件之后,李儒就说了春秋之时石碏大义灭亲,杀了自己儿子的故事。

    他在信件后面说,昭王可知,关西朝廷已然与关东诸侯决裂,却闻关东诸侯有人正在私底下组建骑兵。

    骑兵至关重要,若要组建,必定需有足够多骏马。然而关东诸侯远在中原,产马之地为雍凉之地,再加上并州幽州。

    如今雍凉之地断不会相助关东诸侯,那么关东诸侯骑兵骏马何来?还请昭王好好思索!

    这还怎么思索,前面讲了羊舌鲋贪赃枉法的事件,后面又给她石碏讲大义灭亲的故事,这都只差明说了。

    李儒甚至还在信封的结尾说得非常毒,昭王若要问鼎天下,可有蔡文姬的觉悟?

    当然,这番话问得过于激进了,李儒的言下之意不就是若是她要做什么事儿,未来头顶上的父母阻挡,她有没有魄力执行。

    显然李儒并不清楚杨氏家族的情况,他估计猜测私自贩卖马匹之事跟杨秋的父母有关系,所以在信件里面阴阳怪气,还在问她有没有魄力。

    这事儿杨秋还不知道具体是哪个杨氏族人干的,但按照李儒那边知晓的消息,对方肯定在杨氏宗族里面。

    为什么肯定不是杨秋的父母,因为杨秋在自己父母身边放着人,她父母是真的不懂勾心斗角,如果不放人,那是真的会被人引导进入骗局。

    所以这些年,她父母身边出现了哪些别有用心之人,每天的事情都会记录下来,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但是杨氏宗族的人有上百个,这些年有新娶亲的妻子进来,有新的孩子诞生,因此杨秋真的不可能每人身边都安插着人。

    毕竟没犯错之前,总不能把对方当成奸贼来天天监视,也就杨秋父母无所谓,所以愿意身边的人全部都是杨秋的人控制。

    “文姬,文优先生是否还有什么话让你转述于我?”

    蔡文姬没想到大王还真问出了这句话,当时李儒让她带着那封密信前来昭国,要求她务必要将信件亲自交给昭王。

    而嘱咐完这件事情之后,李儒又说出了一段话,让蔡琰在昭王亲自询问之后说出来。

    当时蔡文姬还觉得奇怪,这不是写了密信吗?怎么还要让她口头转述一句话,但是李儒当时又说得很肯定,蔡文姬也不好多问,没想到一切都按照李儒所料发生了。

    “文优先生让我转告大王,秋季天高气爽,正是粮食成熟,树叶枝条凋落之际,正适合收获果实。”

    粮食成熟,粮草充足,可以打仗了;树枝凋落,那就是要整顿清洗家族内部问题了。

    这意思是要秋天行事,让她准备好。

    所以为了混淆视线,迷惑世人,那就干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儿,大义灭亲。

    李儒这是要让她表现出魄力和决心。

    这次对方真的小看她了,这种事情不知道的时候是她的疏忽,若知道了还纵容下去,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文姬,今年秋季考试你确实应该参加。昭国这几年尚无女子第一名,你的出现能激励许多女子。

    不过在此之前,除准备考试外,我有一任务交予你。你去荀刺史处,就言监察司人选我已选定,届时荀刺史会教你如何行事。

    一旦你手下有人可用之后,我让你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密查杨氏宗族上百人。

    除我之外,杨氏宗族任何人皆在调查之列,包括我父母往来之人,文姬敢接下这一重任吗?”

    这事儿之前没有人秘密告诉她,不可能是对方将事情隐瞒得太好,一点风声都没有走漏。

    而是目前这群人碍于对方的身份,所以不想做这个冒头之人,怕得罪人。

    这些人之中肯定包括杨秋的许多心腹,包括她信重的人,他们都不愿意做这个出头之人。

    毕竟为官之道,从来都是谨慎为先。

    更何况,谁能保证自家没点破事,这一告密,万一拔出萝卜带出泥,把自己也给牵连进去了,这岂不是得不偿失?

    所以杨秋一开始就确定,不会任用目前在昭国安家立业的人来做这个职位,毕竟大家已经盘根错节,联姻固本了。

    蔡文姬原本是不合适的,最开始杨秋看重的是蔡文姬的才华,原本给蔡文姬选定的未来官职大约是学宫祭酒,做学术这方面的官位。

    但现在杨秋看到了蔡文姬果决的一面。

    更何况还有李儒的引导暗示,虽然他不知道杨秋要设立一个新的监察部门,但显然李儒的意思就是让蔡文姬的仕途之路从此开始。

    那这一次就如了李儒的意愿,因为杨秋也在蔡文姬的身上看到了潜力。

    不过,杨秋的决定让蔡文姬很是震惊,这才步入仕途,大王竟然准备让她做这样一件重要的事情,蔡文姬都感觉自信心不足。

    “大王,我并无经验。此事至关重要,若我做得不好,破坏了大王谋划,岂不是给大王添麻烦?”

    要让蔡文姬去查间谍,那这事儿还真是需要费一番功夫,但若仅仅是调查贪赃枉法,其实事情却不会很麻烦。

    因为马匹记录在账上是怎么减少的,自然是负责之人出了问题,负责之人又是怎么出的问题?那肯定有一群人联系在一起走私,只要找到一个人,后面的人都会很好调查。

    “不,你会做好这件事情,有人会教你……”

    第136章

    长安,这座古老的都城曾经是汉朝最繁华的中心。

    当年萧何修建长安宫室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非壮丽无以重威。

    那时候的长安在西汉接近两百年的建设下,已经是天下最繁华的地点。

    然而王莽篡位之后,长安历经了多次战乱,宫室惨遭焚烧。

    此后,光武帝定都洛阳,再无人着力修整长安,于是,这座曾经辉煌无比的都城渐渐落魄下来。

    如今,刘协这位天子迁都至长安,也只能暂且居住在未央宫和长乐宫这里。

    曾经汉武帝耗费巨资修建的建章宫、明光宫等诸多宫殿,早已在战火中化为废墟,那些残破之处亦未得到整修。

    所以,刘协所居住的皇宫着实有些落魄。

    哪怕天子威仪,天子日常所需的东西下面大臣依然供奉,但刘协能够清晰的感受到洛阳与长安的差距。

    这差距不只是人生自由被限制且成为傀儡那么简单。

    他更能清楚地察觉到,长安并不属于他。

    雍凉之地的人,心中根本不懂忠孝礼仪,关西之人只是将他当成一个傀儡符号,利用他来升官加爵。

    他在这里若是继续被软禁下去,迟早要走向死路。

    “百官俸禄已半年未曾发放,需十万三千多斛……长安周边流民爆发,有大臣请求开仓赈济,还有大臣说陛下后宫嫔妃太少,询问是否要增加妃嫔……”

    说话的人是刘虞之子刘和,他现在是侍中,作为天子近臣时常待在刘协身边。

    刘协是很信任这个宗室亲族的,因此,在刘和说完朝廷这几日讨论的大事之后,刘协当着对方的面嗤笑了一声。

    “有王司徒主持朝政,再加上董太师在前方护佑长安,最后居然连官吏的俸禄都发不了,真是可笑。

    听说西凉军在长安周围抢劫掠夺,嗜杀成性,开仓赈灾,给谁赈灾?让西凉军来抢粮吗?粮仓里面还有粮吗!”

    这毫不留情的嗤笑声带着一种冷漠,也带着一种怨愤之情。

    刘协当然是有资格怨恨的,他好好一个大汉天子,如今却成为了一个任人欺凌的傀儡,日日被关在这皇宫之中。

    朝廷的大权跟他毫无关系,天下的官吏也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就连皇宫中伺候他的人,估计也没有几个真心效忠于他。

    身为一个天子却没有丝毫权力,也根本没有丝毫威信,这让刘协怎么可能开心。

    刘和作为刘姓宗族子弟,他自然是忠诚于刘协的,但这种忠诚和刘协的想象又有些不同。

    在大汉朝接近四百年的历史之中,很多时候都不是天子大权在握,在天子年幼的时候,常常都是太后和外戚执掌天下。

    所以这大汉天下的官吏早就习惯有人帮天子执掌权柄,代为管理天下。

    偏偏轮到刘协的时候,太后外戚势力全部都完蛋了,所以就变成了权臣执政。

    虽然大家对董卓不满,但就算董卓死了,接下来也是另一位大臣代管朝政,能让刘协这个十岁的孩子现在管理天下吗?

    开什么玩笑。

    至少刘和是很清醒的,他会效忠于刘协,将朝政的事情全部告知于刘协,但并不觉得如今是刘协夺权的时候。

    “陛下,如今您年纪尚小,有朝堂的贤明臣子治理天下,方能使天下迅速安稳。

    我刚才所说的几件事,朝廷官员俸禄以及粮仓赈灾之事,陛下如今确实无法插手。

    但是增加妃嫔这事,却是陛下可以光明正大地去做的,难道陛下想要浪费这样一次机会吗?”

    刘和这一番苦口婆心的话一说完,刘协才终于明白对方的意思。

    他们大汉朝的传统,那就是扶持外戚势力,增加自己手中的皇权,这是他们老刘家的传统艺能。

    虽然他们老刘家最后喜欢过河拆桥,把外戚势力利用完就扔掉,但依然有人前赴后继的想做外戚。

    刘和的言下之意就是让他利用这个机会,扶持自己的外戚势力起来,这世上总是有人愿意冒险的,总不可能那群朝堂大臣阻止他那纳妃。

    “刘侍中,你以为朕没想过这个办法吗?可是自他们将伏贵人选进来之后,朕便已明白,那些大臣根本不会允许朕联合势力强大的家族。

    朕就算同意了选妃,也不过是挑选一些良家子进来罢了。”

    当然,伏寿的家族也不算差,至少也是名门出身的贵女,不算是辱没了刘协这位天子。

    可是在这种风雨飘摇的时候,伏氏这种经学家族,面对西凉军这种强悍的兵匪,一个经济学家族再有名望,实际上根本无法为他增添什么势力。

    反而伏氏家族可以让身边诸多子弟入朝为官,利用外戚的身份获得巨大利益,而刘协却并不能利用伏氏家族收拢皇权。

    经历了一年多傀儡生活的刘协已经明白,不掌兵不掌财,他这个天子根本就是个笑话。

    “可是陛下,此次不一样。

    朝廷财政紧张,朝廷官吏俸禄都难以为继。不管是董太师还是王司徒,现在都很缺钱缺粮。

    臣听到风声,据说这一次会从几个巨富商贾家族当中挑选淑女入宫为妃。我估计这些家族会给朝廷贡献钱粮。陛下,这是您的机会!”

    刘和此话一说完,刘协的目光突然呆住了,随即,他直接讽刺地笑了起来。

    “可笑,他们这是要利用我后宫妃嫔为朝廷换取钱粮吗?

    一个天子沦落到如此程度,刘侍中竟然还觉得这是朕的机会?”

    至少此刻的刘协觉得,身为高高在上的天子,沦落到如今的地步已经很屈辱了。

    要他再为了钱娘纳妃进来,这跟卖身有什么区别!

    听出了天子语气里面的不平和屈辱,刘和不由得沉默了下来。

    怎么说呢,天子虽然年纪尚小,也算是聪慧,但实在是不懂权势之间的利用平衡。

    若是当年的武帝,宣帝,甚至是高祖,面对这种情形肯定不会有丝毫犹豫、屈辱,只会利用自己的魄力迅速将势力归拢于手中。

    那是一个天子所拥有的隐忍和魄力,是刘家骨子里面遗传的天生政治冷酷,但是如今这位天子似乎不具备,又或者是年纪太小了。

    “陛下,前汉孝宣帝在位时,霍家也曾权势滔天,宣帝入宫之时,身边几乎没有多少心腹势力,但最后依然收回权柄,执掌乾坤。

    而在那之前,霍废后也曾备受宠爱……陛下,我多言了。”

    说完汉宣帝的故事,刘和直接跪在地上认错,因为这段话的言下之意就是说,连孝宣帝当年都能忍,你刘协不能忍吗?

    若这种事情都做不到,还谈什么执掌天下,当然,这些话肯定是没直说的。

    但有时候实话也不用说出来,至少刘协已经听懂了。

    “朕明白了,刘侍中你退下……朕要再想想……”

    默然许久之后,刘协说出了这样一段话,此时他整个人的气势已经颓废了下来。

    刘和在旁边看着,心中默默有些叹息。

    天子其实没什么问题,就算为此事犹豫不决,那也不至于是什么致命问题。

    他们天下人都已经忍受了汉灵帝这样荒唐的君主了,刘协实在是算是一位不错的天子。

    可是,当今这个天下,需要能力挽狂澜的中兴之主。

    而刘协,可惜可惜……

    “臣告退!”

    刘和在心中思索万千,最后恭敬地告退了出去。

    许久之后,刘协将身边所有人都赶走,然后默默跪到了祖宗的牌位面前。

    他看着高祖的牌位,看着光武帝的牌位,再看一下自己父亲的牌位,心中不由得在反问自己。

    “父亲,你当年选择了我……可是我现在却没有满足你的期望,大汉的天下已经乱了!”

    “我真的是大汉的天子吗?若是的话,能不能保佑我接下来将权力夺回来。

    我绝不允许汉祚结束在我的手里面……”

    “就算付出任何代价,我也要保住汉室。”

    几天之后,朝廷明确了要选妃的事情。

    尽管刘协现在才十岁,选妃了也是放在后宫当摆设,但这不重要,因为现在大家要的不是传宗接代,而是利益媾和。

    居然有几个冤大头巨富商贾愿意给朝廷贡献粮草钱财,就为了成为外戚获得爵位,这种交易谁不愿意做呢?

    哪怕是王司徒这种士族出身,此刻也能微笑着说一句。

    “天子选妃,其意在传宗接代,确保皇祚永继,亦为使天下安定、万民归心。皇室绵延子嗣意义非凡,此关乎江山社稷之稳固……”

    反正绝对不能说,是为了那点钱财给天子后宫塞女人。

    毕竟大家都要面子,这层裱糊还是要做一做的。

    此时,长安城内一处宅子里面。

    贾诩悠闲地喝着美酒,嗑着瓜子,顺便将朝廷选妃的事情告诉了自己正对面坐着的人。

    而贾诩正对面坐着的人是荀攸,此人刚刚被贾诩从牢狱里面捞出来不久。

    要不是因为有大王那封信,贾诩根本不打算把这人捞出来。

    但既然大王都写信了,他就自然把荀攸捞到了自己这处宅子里面。

    至于荀攸为什么在监狱里面?因为这家伙看着木讷,实际上艺高人胆大,之前和一群人合谋准备刺杀董卓。

    最后失败泄露了,这才关进监狱里面。

    “文和先生为何要将此事告知于我?我已是阶下之囚,文和先生若是有什么吩咐,直说就是。”

    荀攸被关在监狱里面的时候,他在监狱里面坦然等待死亡。

    被贾诩捞出来秘密关在这里之后,荀攸也坦然的在这座宅子里面休息睡觉,完全没有任何不安。

    贾诩倒是挺欣赏对方这副临危不乱,宠辱不惊的样子。

    难怪大王要招揽这人,确实比那些惊慌失措,脑子空空的酒囊饭袋看着顺眼多了。

    “荀公达莫非还不明白,这是该做选择的时候了,我将此事透露于你,难道你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吗?

    这种时候不提前做出选择,不会还在摇摆不定吧?难道你荀公达是大汉忠臣?”

    这语气带着讽刺,荀攸默然了片刻,这才叹息着问了起来。

    “大汉真的没希望了,完全没有机会在中兴了?”

    贾诩直接嗤笑了一声。

    “今日阳光明媚,惠风和畅,公达要不醉上一场,梦里面什么都有!”

    荀公达被噎住了。

    理智上他当然知道大势已去,尤其是贾诩特意告知的朝廷选妃之事,以他来看完全是陷阱。

    更何况此话是由贾诩专门说出来,摆明了贾诩在其中掺了一脚。

    选妃,安插人手在天子身边,那位昭王可真是果决,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事情他都能猜到,只是情感上依然不能马上接受。

    “所以,作出决定之后,攸需要做什么?”

    贾诩站起身双手背在后面轻笑了一声。

    “带着你的家人立即去昭国,公达现在能下定决心了吗?”

    第137章

    华佗已经来昭国一个多月了,原本他的目的是和昭国医师交流医术,增长一下自己的眼界。

    若是昭国的医师愿意和他交换彼此的独家医术,那就更好了。

    毕竟这年头的一些医师,都喜欢守着一些独家秘方,概不外传。

    好在他也有一些医学上的先进经验,若能够互相交换,那是最好的。

    但让华佗没想到的是,从他第一天去了马邑县医馆,他就发现昭国这边的医书竟然是公开的。

    不只是医馆这边可以购买书籍,马邑县的书坊里面也有医学方面的书籍公开出售。

    只要你想买,就能花钱买一套,并且价格还不贵。

    这让华佗非常震惊,要知道书籍知识这种东西,从来都是不外传的,哪怕是医学书籍,一般人家也很难买到。

    可是昭国竟然做到了这种程度,这让华佗好生后悔,自己过去几年为什么不早点来。

    于是华佗沉浸在了昭国公开售卖的医学书籍之中,恨不得立即将昭国这边先进医学知识吸收完毕。

    作为一个普通人,华佗怎么都没有想到,他竟然被昭王亲自邀请见面,这让华佗当时都慌了。

    不会是汉廷那边的人不可以学习昭国的医术吧?还是他做了什么事情惹怒了昭王。

    华佗其实是不喜欢和这些贵族打交道的,哪怕他是寒门出身,曾经还被陈珪赏识举孝廉,也被太尉黄琬征辟,但是华佗都推拒了。

    他就是喜欢医术,哪怕医师地位极低,但这不影响华佗坚定的走自己的道,所以做官的机会他都直接拒绝了。

    而在行医这条道上,华佗也不喜欢给那群贵族看病。

    因为这群人高高在上,看病的时候总喜欢考验医师懂不懂医术,不老实说自己的病情,还让他们这群医师来自己猜。

    这让华佗觉得这群人有病:你看病不说自己的病情,还非要猜来猜去,那我又不是神仙,不知道病症怎么治病?

    所以华佗其实喜欢深入各种乡里之间给穷苦人看病,因为那里的病症特别多,在那里才能提升自己的医术。

    与此同时,华佗还喜欢给人动手术,这种事情在那群士族眼里面是丧心病狂的,所以华佗极不爱和士族还有皇亲贵族打交道。

    因此,在他迫不得已来到昭王府邸的时候。

    华佗当时在脑海里面不断思考,这昭王会怎么为难考验他?他到时候到底该怎么想办法避免得罪这位昭王。

    毕竟这是昭国,他可不想因为一些可笑的原因失去自己的小命。

    谁能想到,昭王对他的态度竟然极为尊敬,并且还开出了极高的俸禄待遇,邀请他加入昭国的太医署。

    目前的太医令是田英,在昭国俸禄两千石,这已经算是顶级大官了,地位相当高,和所谓的刺史待遇也不会相差多少。

    而杨秋对华佗招揽的的官职是太医院院判,俸禄一千石,平日里面除了要负责治病救人,还要在昭国开设的医学院教授医学生。

    若是能擅长庶务的话,还要管理昭国其他地方开设的各种医馆以及医学院,负责医学院的考试招揽人才等等。

    当然,华佗若是对此不感兴趣,只想专注医术的话,那就安心治病看人,在医学院里面教授人才。

    这是杨秋当时对华佗招揽的条件,待遇可以说是非常高了,因为若是华佗答应,到时候还会送房送车。

    而马邑县目前新修的各种宅院,那环境可是非常好,至少华佗用钱是绝对买不起的,所以当时华佗都震惊了。

    这真的是太看得起他了。

    虽然他不后悔一辈子在医学一道上奉献,但他也知道医师的地位是很低的,没想到这位昭王竟然对医师如此尊敬。

    这让原本决定学完昭国医术就离开的华佗犹豫了起来。

    当时,杨秋也看出了华佗的犹豫,于是她笑着说出了更加诱惑对方的东西。

    “华医师,听闻你最近在研读昭国公开售卖的一些医学书籍。实则,这些东西不过是最为浅显的医学知识罢了。

    更深入的医学知识其实在昭国开设的医学院里面,那里面存有一些更为高深的知识,只有医学生方能学习。

    并且,在医学院里面时常还会进行各种手术以及尸体解剖。华医师难道不想去亲自看一看?”

    话说到这里,华佗整个人已经被彻底吸引了。

    原来他所看的书籍还不是昭国真正拥有的全部医学知识,更吸引他的是,原来昭国这边也会对人体动手术,还有尸体可以解剖。

    这种事情他在汉廷那边都是在乡里之间偷偷干的,毕竟穷苦人家没那么多忌讳。

    而昭国这边竟然能够光明正大。

    “我明白华医师有所顾虑,那华医师暂时就不必急于给出答案。

    我可以让人带你去医学院进行参观,华医师接下来一个月可以去昭国的各大医馆以及医学院学习。

    若是想去其他地方,除了一些军事重地之外,华医师都可以去。

    一个月之后,华医师再给出答案如何?”

    条件都已经优厚到了这个程度,对方还对自己如此礼遇,华佗也说不出拒绝的理由,更何况他的心本来就犹豫了。

    于是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面,华佗完全沉浸在了昭国开设的医学院里面。

    那里可以和众多的医师交流解剖尸体的心得,还有志同道合的人给重疾的人研究如何动手术。

    这种在汉廷那边被视为异端的东西,在这边有一堆人一起讨论人体内的各个部位是如何样子。

    并且还可以一起研究,如何画出更清晰的身体器官构造图。

    可以说,过去这一个月里面,是华佗觉得这辈子最轻松快乐的日子。

    原来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是如此让人喜悦,原来自己选择的这条道也可以如此受人尊敬。

    当然,通过在医学院里面显微镜观察到了微生物细菌这些东西。

    华佗也明白了为何医学院那边解剖的时候要带上一种乳胶制作的手套,为何动手术的时候要穿上专门的手术服,还要戴上口罩。

    再加上那种乳胶制作的听诊器,还有其他一些新式医学器材,都让华佗觉得,在昭国这里才能在医学一道上取得深入进展。

    而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面,除了大部分时间待在医学院里面,华佗也跟着医学院里面的医师去乡里之间给人看病。

    这是医学院每个月的必出任务。

    只是待在医馆里面等病人来是不够的,还得深入到乡里之间,每个月义务出诊一次,这种规定让华佗非常欣赏。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华佗发现了昭国和汉廷那边诸多不同之处。

    不只是乡里之间吃饱穿暖的人远比汉廷多,华佗感觉这边的人精神面貌都好了一大截。

    华佗曾经想要试图寻找为什么昭国能将治下的土地治理的如此兴旺,但他并不擅长政治。

    最后看来看去,只能总结昭国这边重视工匠和农桑。

    像是汉廷那边已经没有多少官吏给民间兴修水利了,可是昭国这边的各种水利设施却修了许多。

    还有建桥修路,这边宽大的道路看起来非常平整,也不知道是用什么材料修的,马车行走在上面都很平整。

    而乡里之间还兴办了各种学堂,就连农户也能学习普通书籍,学会识字算术。

    似乎这边的官吏是在真正的办事儿。

    而不是像汉廷那边的一群士族,日日高谈阔论,不做任何实际事情,甚至连金钱都羞于谈论,仿佛那是什么肮脏的东西似的。

    这让身为汉朝子民的华佗心中尤为触动,情感上他已经决定要加入昭国,理智上又为偌大的汉朝竟然就要这样灭亡了感到惋惜。

    这一日傍晚,杨秋这边派人通传华佗明日见面,因为一个月之期已经到了。

    所以杨秋这边需要华佗在明日给出答案。

    其实华佗已经有答案了,但他此刻的心中还是有一种遗憾的情绪。

    而在这一个月,华佗还收了一位弟子,对方是冀州人,出自于博陵崔氏,名叫崔厚。

    士族出身,却千里迢迢来到昭国学习医术,华佗之前没有问原因,如今他实在是忍不住和自己这位弟子深入交流一番。

    “弘毅,你也知晓我与昭王的约定。我想我会留在昭国,我这一生应该都会献身于医学一道上。

    而你呢?你是博陵崔氏出身,为何要主动参加考试进入昭国医学院?你们这种士族,其实更适合走入仕途吧。”

    崔厚取字弘毅,这是他父亲在他五岁的时候就取的字。

    其实一般不会这么早起字,但是当时他的父亲已经重病快要过世了,所以他父亲在临死之前为他提前取好的字。

    大概他父亲那时候也预料得到,未来长大了,估计也没有什么长辈愿意为他取字。

    如今听到华医师问自己的原因,崔厚苦笑了一声。

    “师傅,博陵崔氏确实是名门士族,可是主家和旁枝的区别太大了。

    一个地方繁衍了上百年,光是在博陵就有上千人姓崔,我这种旁支子弟,在家族里面根本说不上话,也没有地位。

    当然,有家族的帮扶,不至于饿死,但其实家族里面年年都有冻死之人,尤其是这几年战乱多,主家有时候根本顾不得旁支……”

    世家大族确实高高在上,有权有势,钱粮丰厚,但具体到内部分配,那也是差距巨大的。

    就如同崔氏家族目前出名的两个人,崔寔和崔烈,明明是同一个祖父,标准的堂兄弟关系,但是两个人的家境区别很大。

    崔寔曾经做过几个地方的太守,是著名的文学家,还写出了著作《四民月令》,但是临死的时候家徒四壁,可以说非常不富裕。

    当然,这里面的原因有给父亲厚葬的时候花费了大量钱财,后来因为牵涉到政治斗争当中被罢官,所以就一蹶不起了。

    而崔烈作为堂兄弟,在汉灵帝的时候,甚至能花五百万钱购买司徒这个官位,这足以证明同族之间,财富差距巨大。

    而宗族之间的帮扶,也就是保证你不至于被饿死,冬日里面赠予些许炭火。

    想要出人头地,还得看你有多优秀,族老们这才可能花钱投资你,若是能力普通,一样也是被压榨的份儿。

    崔厚自然属于不优秀的那一批人,他确实可以通过家族的帮扶识字算数,也许可以从最基本的小吏起步。

    但这种小吏的位置,崔厚也没有竞争赢同族里面关系更好,财力更丰厚同族子弟。

    最后,他这种旁支被家族选定了做其他事情,要他去昭国了解昭国的情况,最好能探听昭国的秘密传到宗族里面去。

    毕竟昭国这些年来新式的商品实在挣得太多了,中原这边的世家大族真的非常眼红。

    他们可不是那种坐以待毙之人,自然要派遣人过去查看昭国的秘密。

    崔厚就是被选定的那个倒霉家族旁系子弟。

    他被要求把自己饿成难民一样,去昭国改名换姓,想办法加入昭国所谓的工坊之中,然后查看出工坊里面的秘密。

    崔厚有资格拒绝吗?当然没有。

    因为一个宗族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想要拒绝,那就是走向死路。

    所以崔厚其实真的是以流民的姿态来到昭国的。

    只是,来到昭国之后,崔厚的想法变了。

    他原本确实想着,查探了什么秘密之后,凭借这一点贡献能被家族赏识提拔。

    但崔厚发现,留在昭国也可以被升职提拔呀?

    这里的待遇还更好,还不用被家族束缚,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道路。

    毕竟崔厚真的不喜欢经学典籍,他确实在医术一道上更加擅长。

    “师傅,其实如我这般的寒门子弟甚多。不只是崔家派出了旁支过来,诸多家族皆遣了一些旁支子弟前来,可最后大部分皆与我的选择相同。

    我们这些旁系子弟在家族之中无权无势,因父母早逝之故,就连财产亦被宗族吞没。而族老们竟还要我们为他们做牛做马,凭什么?

    昭王宽仁,给予我们这些寒门子弟一条上升路径,所以我们皆选择去官府那边澄清自己的身份,用回自己原本姓名。

    诚然,这中间需交罚款,不过只要敢承认自己的身份,勇于改错,以后便可正大光明地加入昭国,进而能够参加各种考试。

    这些年来,我认识的一些人,有的成为了乡间小吏,而后慢慢得到提拔,他们在昭国皆有机会做大官。

    我并不觉得这是对家族的不忠诚,毕竟家族对我所做之事,也并无多少恩义……”

    对于古代的人来说,家族确实很重要,旁支子弟都要仰赖家族帮扶。

    但人性这种东西是没有区别的,有人能得到帮扶,有人自然会得到欺压。

    所以有些人会得到家族的帮扶,有些人反而因为父母早逝,财产完全被家族吞没,然后还要被家族的人欺凌。

    因此,杨秋当初定下了制度,有那种伪装姓名过来的人愿意改正错误,承认自己的身份,杨秋是会给这些人一个机会的。

    毕竟这年头的世家大族,也没有想象中那样铜墙铁壁,他们随时都可以被分化。

    而这些旁支子弟对宗族并没有那么忠诚,再加上还有基本的识字算术能力,那都是可以拉拢过来的人才。

    所以过去这些年,关东那边送过来的旁枝子弟,其实都是给杨秋送人才过来。

    只有少部分人依然为宗族做事儿,大部分人都觉得在昭国大有可为,还给家族送什么消息?

    最好以后老死不相往来,直接自立。

    听完原因的华佗终于明白,崔厚这个士族出身的人为什么义无反顾加入昭国,且学习医学的原因。

    留在汉廷那边,这些旁支子弟其实是没有出路的,除非已经优秀到了极点,但大多数时候,他们都要仰赖家族。

    但昭国不一样,出路太多了。

    农学,工学,算术,天文,地理,医学,这些都可以让自己过上一份体面的生活,不用被宗族欺压,不用仰人鼻息。

    翌日,华佗解决了朝食之后,他就主动求见到了昭王这里。

    因为之前双方已经定好了见面时间,所以华佗很快就来到了杨秋面前。

    行完最基本的礼仪之后,杨秋笑着招手让华佗坐在了自己下首。

    “华医师,过去这一月有何感想?如今想清楚答案了吗?”

    华佗已经心无疑虑,他这一刻回答得很坚定。

    “黄帝曾问于伯高曰:余愿闻六腑传谷者,肠胃之大小长短,受谷之多少,奈何?然伯高之所答,已然与目前解剖后的人体器官存有差异。

    听闻大王曾对医学院之人言,医学知识唯有超越前人,方能使医学进步,让越来越多的疑难杂症寻得解决之法。

    我欲留在昭国,如此方能在医学一道上深入钻研。”

    这个答案让杨秋丝毫不意外,像华佗这种对医学一道痴迷的人。

    只要进了医学院看看目前崭新的医学知识,见识到更加先进的医学工具,他怎么可能还愿意回到汉廷那边。

    “昭国有诸多商队常常前往关东之地。华医师如果同意的话,可以亲自写一封信,我让商队帮忙把华医师的家人都接过来,如何?”

    这是根本不给人留后路啊,打包把家人送过来,就是要让华佗彻底留在昭国的意思。

    华佗虽然没有意见,因为他也觉得大概下半辈子都会待在昭国了,但他没想到昭王比他还要积极。

    他原本以为这事儿得自己拜托人帮忙。

    “大王,说来惭愧,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疾医。昭国医术高超之人比比皆是,我其实有点不太明白,大王似乎对我甚是赏识?”

    华佗也不想自恋。

    但经历了这一个多月在昭国的体验,他真的觉得自己的医术在昭国不算是顶尖。

    可是这位昭王似乎就是很赏识他,对于他开出的俸禄待遇,对未来家人的保障,真的是考虑得很周到。

    他何德何能,让一国之君为他考虑这么多?

    “华医师,你很优秀,不必妄自菲薄。

    当然,我也另有他意。千金买马骨这种事情,华医师你也听说过。昭国确实有很多医师,但我觉得还不够。

    虽然医学院也能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医师,可我也想招揽中原那边的医师过来。

    而华医师在中原之地非常有名气,你留在昭国,对他们应该很有吸引力……”

    话说到最后,杨秋还问华佗认不认识张仲景,但显然两人并不认识,这时的张仲景还没有写出《伤寒杂病论》,所以名气还不是很大。

    看来招揽张仲景的事情,还是得等名气打出去之后。

    上午和华佗聊完天之后,杨秋在下午又接待了来到昭国的荀攸一家人。

    贾诩的速度很快,已经直接把荀攸一家人打包送过来了。

    第138章

    当然,荀攸并非今日方才抵达。

    他于前日便已到来,如此长远距离的迁徙,加之尚有家人需要安顿,杨秋自然不会即刻将其唤来。

    总得让人稍作休整。

    所以在过去的两日里,荀攸主要是带着家人忙于添购家具物品。

    虽说杨秋这边已为他们准备了宅院,屋子里面基本的生活物品也一应俱全。

    但说实话,具体到房屋细节的布置,皆需他们亲自上街去购买。

    杨秋至多为他们送上布料,不至于连他们穿什么衣服都会准备齐全。

    如此一来,荀攸这两日着实忙碌。小到挑选何种被褥,何种花色瓷器的茶具;大到购买什么样的胡床,什么类型的家具,这些皆需亲力亲为。

    毕竟昭国这边与汉廷那边在生活细节上差距甚大。

    许多家具在汉廷那边无需使用,而在昭国这边却着实不可或缺。

    既然要在此处生活,总得适应这边的特色,而不是一味固守着汉廷那边的规矩,最后遭外人排斥。

    当然,这种生活细节的差距,也有天气不同的原因。

    如今虽已至夏季末尾,但北边寒冷的速度极快。

    所以,这边冬日生活的特色之物,各式各样的火炉,以及各种各样的保暖工具,那都是必须要提前准备的。

    这一日的上午,在杨秋招待华佗的时候,荀攸正带着自己的长子在昭国逛街。

    大的物件基本已经添置完了,家里花草摆件厨房等细节东西,荀攸现在都交给了自己妻子去挑选,而他今日得带着长子荀缉在马邑县城池游览。

    几年过去,荀攸只觉得这座城池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整座城池扩大了好几倍,马邑县的繁荣兴盛,虽然比不上过去洛阳的繁华之景。

    但是荀攸觉得,在如今动乱的天下之中,马邑县已经是当今天下最为繁华安宁的地方了。

    如果让那些老百姓有得选,恐怕他们都愿意生活在这样和平安宁的环境之中。

    这个选择大约没有错,当初荀攸在监狱里面想的就是,若是还能活下来,那他就去益州。

    因为那时候的荀攸认为,益州隔着天险,未来天下四处战乱,益州必定会是天下最和平的地方。

    如今虽然阴差阳错来到了昭国,但自己所求的和平安定,倒是和最开始的愿望符合了。

    “阿父,我这两日观察了许久,实在没看懂那个长长的马车是作何用的。

    好像在固定的地方会停下来,然后会有人从马车上下来,又有人上去,就好似固定了路线一般。

    这应该不是私人车马吧?”

    荀缉今年十岁,已经是个小郎君了,他是荀攸的长子,非常聪明,性子也颇为类似荀攸。

    荀攸也非常重视这个儿子,所以出门做事儿也常把儿子带在身边,教儿子为人处事。

    听到自家儿子这个问题,荀攸也看一下了书坊不远处停下的马车,其实他也注意到这种固定路线马车许久了。

    如果没估计错的话,这应该是昭国官署下面的马车,专门用来给普通人通行。

    “黄侍卫,吾儿好奇之事,其实我也很好奇,这种马车在昭国叫什么?”

    黄侍卫名叫黄泽,这是昭国这边给荀攸安排的亲卫。

    除了负责保护荀攸一家人的安全,这几天也帮助荀攸了解昭国的各项情况,帮助荀攸尽快融入昭国。

    “荀君,此乃公共马车,专为无车之人方便出行而设。

    这几年城池扩建,从东市到西市需耗费许久时间,常常耽搁出行。所以这种固定路线的马车,能够方便人们尽快到达出行地点。

    其实这种公共马车也才实行不到一年之久。最开始主要是在乡里之间实行。

    荀君也知晓,乡里之间的人距离城池甚远,所以每个乡都会有这种公共马车定时出发。”

    这年头,出门一趟是相当不容易的,哪怕是豪门大户,出门也得坐在马车或者牛车里面,风尘仆仆折腾许久。

    而对于乡里之间的人来说,出门就更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了,走路基本可能一天之内到达不到城池,坐私人车马的话又需要出昂贵的钱。

    但不出钱的话,有时候缺了布匹食盐又或者一些杂货物品,那生活又过不下去。

    所以民间私人车马出租很是流行,但价格也挺昂贵,所以对于乡里之间的人来说,不到必要时刻,他们其实并不愿意去城池一趟。

    杨秋让这种公共马车开始运行,主要是这几年财政越来越好,马匹越来越多,再加上周边的官道都已经修得宽敞平整。

    所以这种公共马车就开始运行了起来,目前还没有大范围的在昭国通行,但是在雁门郡基本都已经开始运行开了。

    若是运行好的话,明年在太原郡也会开始施行。

    毕竟,要想富,先修路。

    路已经修好了,就得让普通百姓开始喜欢出行,若没有出行哪来的消费?哪来的商业繁荣,所以这种马车通行是必定要流行起来的。

    当然,乡里之间还有骡子拉车,又或者老牛拉车。

    这种民间的交通工具自然也在允许通行,公共马车只是多提供一种便宜且方便的出行方式而已。

    “原来如此,不知此公共马车收费如何?吾观此马车乃是四轮,着实令人有些诧异。”

    “一钱即可。当然,汉廷那边的五铢钱如今已不能使用了,我说的是大昭通宝。

    至于四轮车,其实主要在城池还有一些宽敞平坦的地方上使用,大多数地方依然用的是二轮车。”

    黄泽此言一出,一旁的荀缉都露出了吃惊的神色,因为在汉廷那边若是要坐牛车出行,至少得要十文钱以上。

    如果还有非常重的货物跟着出行,那甚至要准备几十文钱。

    大昭通宝虽然比一枚五株钱的价值要贵重一些,但是仅需要一枚就能坐车通行了,这未免也太便宜了。

    之前荀攸和荀缉这对父子俩还以为昭国施行这种公共马车,其实是为了挣钱,如今看来倒像是亏本在运行。

    “黄叔,我观四轮车相较而言更为宽敞大气,然为何仅能在少数地方得以使用?莫非是因四轮车造价太过昂贵?”

    充满求知欲的荀缉好奇地问了起来,他在汉廷那边没有见过四轮车,导致他现在忍不住好奇。

    既然能造出四轮车,四轮车能装的人和东西也多一些,怎么不大面积使用呢?

    这个问题让黄泽瞬间笑了起来。

    “小郎君,你这个问题我当初也甚为好奇,那时我与我的同僚亦都曾讨论过,皆不明白其中缘由。后来接触到几个工匠之后,我们方才明白原因。

    四轮马车与二轮马车的载重实则并无多少区别,但若路段修得不够平整,四轮马车出行便会极为不便,且容易翻车。

    工匠们还言,四轮马车对车轮以及马车零件的要求更高,磨损强度更大,也更容易损坏,所以这种四轮车只能在道路平坦且宽敞的地方通行……”

    在中国古代,二轮马车更流行的原因不是因为技术条件达不到,工匠们不会制作四轮马车,真实原因是因为道路太过崎岖了。

    毕竟这天下不是到处都是平原,现在也没有条件在天下都修建宽敞的水泥马路,所以在实际运行当中,二轮车更适合目前的环境条件。

    尤其是运军粮物资的时候,二轮车要靠谱多了。

    听完黄泽的解释之后,父子俩又知道这些公共马车的马匹主要是一些退役的战马,以及专门养的弩马。

    听说昭国有专门的育种专家,除了培训优质的战马之外,还会专门育种弩马。

    要知道,弩马可是指资质较差的蹩脚马,昭国居然也会专门对此育种,这令父子俩颇为惊奇。

    实际上对于马匹而言,战场上当然要优质的战马,然而对于交通工具而言,战马并不合适,反而需要那种耐力强脾气温顺的马匹。

    这两种马匹长相性格差异巨大,所以是不同的育种方向,当然要分开来育种。

    万事万物都是这样,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坏的一面,在战场上没用的蹩脚马,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这却是最适合的马匹。

    而且按照杨秋的规划,未来扩展到了南边,到时候夺取益州的时候,到时候更需要一种矮脚马,其耐力强,爬山越岭会更为适应。

    “张释之曾对文帝言,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夫子又曾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阿父,昭国用公共马车此物,倒是让儿觉得,那位昭王比大多数的儒者都懂得,何为天下为公?”

    此时,父子俩已经回到自家住的宅院了。

    这是昭国这些年新修的房子,里面的设施一应俱全,而荀攸住的是一处三进的院子,其建筑风格充满了北方特色。

    父子俩此时正在换衣服,为了下午去见昭王做准备。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荀缉突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这让荀攸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缉儿,之前阿父被迫来昭国,你在路途当中似乎颇为无精打采,看起来不太愿意前来。

    但那时我们一家人别无选择,只有来昭国才能获得安全,阿父其实心有歉意。

    可是这几日,我观你情绪颇为兴奋,对昭国似乎已然持欣赏态度,言谈举止间对昭王也颇为敬仰,为何?”

    荀缉才十岁,虽然已经熟读了儒家经史典籍,也看尽了家中藏书,但他现在却明白了一个道理。

    “阿父,我只是突然发现,我自幼所学的儒家经史典籍,以及长辈自幼教导我的道理,其实并不一定全然正确。

    若依先贤们的道理来看昭国,这里简直堪称大逆不道。而士族之人还喜欢说,那位昭王是胡人出身,言昭国乃邪魔歪道。

    我与那些士族子弟平日交流,他们在言谈举止间颇为歧视昭国,只觉对方是蛮夷之人,提到昭国便进行各种辱骂、造谣、诽谤。

    这些人还常常言,一女子建国简直就是祸乱天下,还说汉廷的动乱皆是因为女子阴阳失序。

    我之前虽并不认同他们的说法,因为我认为一个女子能够建国,必定是极其优秀之人,但我也并未觉得昭国会有多繁荣兴盛,只是觉得这位女子武力较为强悍而已,方能建国。

    可是来到昭国仅仅几日,再加上路途当中见识到的景象,我突然觉得,先贤们所说的道理已经难以治理好这个天下了。

    阿父是否会觉得我的想法大逆不道?”

    荀攸笑着摇头。

    从相信先贤道理,到后来发现道理只是道理,真实的生活其实是人性和利益之后,荀攸也才知道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那些在书籍里面不曾明言的东西,都需要自己在生活当中领悟。

    而他这个长子只是过早的醒悟了这件事情。

    “缉儿,你很好,吾听说昭国的学堂有很多丰富的书籍知识传授,我让你去昭国的学堂里面读书,可好?”

    荀缉自然没有意见,他来昭国几天,已经见识到这么多新奇事情了,荀缉相信昭国的学堂肯定有更有趣的东西等着他。

    这里实在是有太多让人好奇的东西了,让人想要留下来学习。

    下午,杨秋亲自招待了荀攸一家人,好生表现了一番自己礼贤下士的态度。

    这个过程之中,因为荀攸的妻子儿女皆在,杨秋并没有和荀攸谈论什么政事,而是纯粹的享受美酒佳肴。

    等到这一顿饭食享受完毕之后,杨秋让自己的人是送荀攸家人离去,而她则单独将荀攸叫到了政事堂里面聊正事儿。

    “公达,几年之前你离开之时,我曾想下一次我们见面,你必定会为我所用,不过那时我以为会是在战场上俘虏你。

    没想到是公达刺杀董太师后落入监狱之中,这才让我有机会让公达欠我一场救命之恩。

    如今公达已来到昭国,对昭国的未来可有什么想法?我这边有很多官位空缺,公达不妨自荐一番?”

    杨秋对人才的态度向来都是宽容礼遇的,荀攸已经做出了决定,自然不会有什么摆烂的想法。

    更何况昭王还摆明了要重用他,这种时候自然要考虑自己未来的仕途。

    一旦做出选择,那就要规划好未来之路,不过在那之前,荀攸还是有个问题想要先行搞清楚。

    “大王,攸虽出身荀氏家族,然至今实在未有显著建树。

    自初次见面,大王便似乎对吾颇为赏识,攸至今仍未明其缘由。

    当时吾曾询问叔父,叔父只道是攸之名声传至大王处,可吾觉得此并非真正答案。”

    几年之前荀攸就困惑此事了,那时候他没有机会直接询问。

    如今既然已经要效忠昭王,这个问题要再不问,以后估计也没机会问了。

    这性格倒是喜欢寻根究底,要按照贾诩那种性格,他不会直接问,而会接下来默默观察自己寻找答案,不过也不是不能回答。

    “公达,真实答案实则并不复杂。

    我只能言明,我曾为你算过命势,知晓你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故而便想将你招揽过来。

    这世上之事,有时就是如此简单。”

    此言一出,荀公达不由得笑了一下。

    他其实很少在上位者面前露出笑容,荀攸其实是很谨慎的性格。

    平日里面也喜欢表现出一副木讷的样子,并不喜欢高调,也不喜欢引人注意,

    可是刚刚这个答案实在让他忍俊不禁。

    因为当年他问叔父荀谌的时候,叔父也言之凿凿的说。

    若真要一个答案,大王肯定会说是算过命的,没想到今日问出来之后,和当日叔父所料一点都不差。

    第139章

    “大王,攸刚至昭国,尚未了解昭国政策,所知之事皆为不实传言,所以攸恐怕不能给出良策。

    不过,文和先生已稍许透露大王年底计划。所以我认为,若要计划顺利施行,需得解除昭国隐患。

    并州、幽州毗邻诸多蛮夷部落,虽说大王不久之前狠狠教训了这批人,使其不敢再挑衅生事。

    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若利益巨大之时,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大王可有所准备?”

    实事求是的说,荀攸是真的没看懂昭国的内政是如何让昭国富裕起来的。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他没有谦虚,而是真的还没搞懂内部的运行规则。

    但既然要走向仕途,总不可能现在来一句,他什么良策都没有,该表现的时候还是要表现一番的,至少要让昭王看出他确实有才。

    而荀攸现在唯一能看出的隐患,那就是昭国在军事上的布置。

    一旦决定南下,周边这群人万一突然也出兵,那到时候就会牵制昭国的兵力了。

    以荀攸的真实想法来看,昭国的位置选得并不是很好,不管是先前被迫夺下的并州,还是后来又占据的幽州,那都算是苦寒之地。

    而并州、幽州的苦寒都不是最麻烦的事情,周边诸多的蛮夷部落才是最麻烦的,大汉王朝就是被周边不断反叛的蛮夷部落给拖垮。

    若按照正常争天下的思路,其实应该在中原地区向四周扩散。

    等到天下安定之时,这才有能力解决边疆问题,但是昭国反其道而行之了。

    荀攸现在总不能对昭王说,其实应该换个地盘打天下。

    都占了这么大一块地方了,如今只能按照目前的地域规划天下大局。

    “以利诱之,以利分之。

    公达,没有百分百的谋划,只有齐全的准备。若有反心且付诸行动,那就进行诛灭;若只是心生意动,自然可以进行利益交换,恩威并施。

    对于周边这群蛮夷胡人而言,没有一成不变的政策,只有随着时局变化而因势利导的政策,所以只需要正常驻军即可。”

    想要一劳永逸解决敌人,那跟做白日梦没有区别。

    不过上半年打的这一场战,也算是让他们元气大伤了,就算有反心,到时候也只是小规模的袭扰。

    杨秋又不会带着所有的军队南下,北边自然还会有防线,所以荀攸担心的问题,在杨秋眼里算不上是大事儿。

    不过荀攸并不清楚杨秋的兵力布置,毕竟他才加入进来,这种机密只能现在由杨秋亲自告诉对方。

    于是荀攸这才清楚了北边几大防线的布置,以及未来军队南下时候的防守。

    接着,杨秋又说了在胡人里面安插的分化之策。

    尤其是太史慈,过去一个月,他已经将阿古伊扶持上了单于的位置,和步度根正好形成了敌对势力,两边现在互相打擂台,完全没有合作的空间,

    再加上还有其他边缘鲜卑部落,所以目前的漠北草原其实人心不齐,大家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而昭国还在中间充当了挑拨离间的角色,每年的商贸合作,每个部落不同的利益分配,都足以让他们内部互相争斗。

    荀攸听完内部机密,他下意识地问了一个问题。

    “南匈奴是什么情况?”

    杨秋刚刚的重点是在介绍北边的鲜卑人,顺便提了一嘴羌人部落,匈奴人好像根本没在杨秋的规划之中。

    这倒让荀攸有些好奇了,明明匈奴并没有被诛灭。

    “河套平原之战,曾使南匈奴内部分化。往北争夺河套平原的那批人,有战死沙场者,有逃往漠北草原者。

    至于安安稳稳待在西河郡的那一批南匈奴,因内部分化之故,匈奴内部已无以往之强盛,目前,单于於夫罗已向昭国臣服效忠。

    如今,我派遣官吏去接管西河郡,打算对西河郡的胡人进行编户齐民。若在此过程中,於夫罗欲耍诡计进行反抗,我只会马上换一位单于。

    所以,就看於夫罗聪不聪明了。南匈奴现今已困守在阴山以南,不足为惧。”

    鲜卑人能够一直惹是生非,那是因为他们有退路,打不赢了可以一直往北边跑。

    哪怕北边更加苦寒,生活条件更加恶劣,但都算是一条出路。

    可是南匈奴就不一样了。

    过去上百年,他们已经迁徙到了并州,相当于困守在了并州内部。

    这其中,好多人都已经习惯了汉人的生活,就连吃饭写字都已经学上了汉人的习惯。

    若要让这群人义无反顾地往北边跑,那只是笑话,哪怕於夫罗是匈奴的单于,哪怕他振臂一挥,其实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往北方跑。

    因为人的本性就是如此,由俭入奢容易,由奢入俭难。

    习惯了汉人安定享受的生活,再加上昭国这几年丰富的美酒佳肴,这群人真的不愿意去北方恶劣的环境生存。

    当然,他们的习惯是抢劫汉人的财富,但过去几年的试探下,这群人发现那群抢劫的人都死得极其凄惨之后,他们也变得老老实实了。

    所以不管於夫罗心中有多少不甘心,目前也只能按照昭国的规划老实称臣,编户齐民。

    “看来大王早已解决了周边隐患,是我多虑了。

    不过,这些人必然心有不甘。一旦我们动兵,他们会不会有串联团结起来的可能?”

    其实这个可能性荀攸也知道非常低,但这世上不是有万一吗?所以荀攸也想问问昭王的准备。

    “公达之意乃是,匈奴单于、鲜卑单于、乌桓大人、羌王等所有部落首领联合在一起,这种情况,其实是有一定几率会发生的。

    只要利益足够之大,让他们觉得团结起来可以灭了昭国,夺取昭国的所有财富,这便足够让他们冒一次险。

    不过我在他们里面安插了钉子。这些钉子不在这群胡人部落的首领里面,因为他们为了利益能够随时背叛。

    但有一部分人却是很可靠的,公达可知过去几年昭国因为缺人发生了何事吗?”

    荀攸不懂杨秋的言下之意,但他却知道昭国传出来的谣言,导致一部分胆大的人拖家带口投奔昭国。

    “我只知晓汉廷那边,过去几年有人拖家带口往北边逃亡。

    他们皆言,到了昭国便会分田地,且能吃饱。”

    这话让杨秋笑了一下。

    “这传言不假,公达亦知,工坊缺人,开垦荒地亦缺人,所以过去几年,此政策未曾改变。

    不过对于那些蛮夷部落而言,他们寻到了一条生财之道。在一些私人作坊之中,不管是种植茶叶,烧制瓷器,又或者开设染坊,都需要雇佣大量的人劳作。

    然而昭国的官方工坊待遇优厚,源源不断地招揽了投奔过来的难民。

    对于这群私人作坊而言,他们自然只能雇佣乡里之间的普通百姓,但其实这群人觉得还不够。

    所以他们与这些蛮夷部落达成一个交易,购买蛮夷部落的奴隶过来,以低廉价格将这群人购买至作坊里面日日劳作。

    最后将生产出来的货物再通过商队卖到中原地区。近年来,因这种方法发家致富之人,大有人在……”

    杨秋没有阻止民间商贾的发展,她甚至是持鼓励态度的,最好让这群人野蛮生长起来,而她的最大要求就是老老实实交税。

    而这世上的聪明人,从来不会受限于时代,既然不能在偷税漏税上做功夫,那就只能在成本上面做功夫了,于是他们发现了廉价的劳动力。

    这些人基本都是部落之间吞并之后被俘虏的奴隶,最后被赢家用卖奴隶的方式卖到了昭国工坊。

    胡人部落不擅经营,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挣一笔,所以这种买卖根本就断绝不了。

    但一旦尝到甜头了,这群人难道只会卖奴隶吗?恐怕是看不顺眼的底层人都会被他们卖了,这就直接导致了贵族阶级和底层的胡人之间有了巨大的仇视。

    所以昭国这边利用这个机会,私底下拉拢了许多部落的底层人,让其传递消息为昭国办事。

    若是有什么异动,比如说这些胡人部落要带领军队进攻昭国,到时候昭国这边也会马上得到消息。

    如果渗透的实力够强大,到时候还可以让底层人直接造反,把那群部落的首领拉下马来。

    所以这群人想要毫无风声团结起来打一场大仗,这是根本就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至少杨秋到时候有几种方法挑动他们自己底层人内部造反。

    毕竟这世界上最大的仇恨其实还是阶级压迫,杨秋这边只要许诺的好处,让他们到时候可以加入昭国分田分地,这都能拉拢一大堆底层人。

    这就像是当初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实际上他手底下一堆蒙古人跟着他灭元。

    因为当时蒙古的贵族阶级也是把蒙古的底层人当奴隶卖来卖去,底层人过得非常惨。

    至于后来的带清,待在东北那地儿的满人还打出过旗号反清复明,后来清朝皇帝混不下去了,人家直接说使清帝不敢东归。

    所以过去几年,拉拢底层人的政策一直在施行,这些部落也一直派人过来学习昭国的纺织技术,种植技术,工匠技术等。

    杨秋都敞开大门了让人来学习,学了之后,这群人基本都叛变了一半。

    因此,当杨秋说完昭国的规划之后,荀攸目光肃然了起来。

    “若昭国政策能够行之有效的坚持下去,不到一百年,周边蛮夷之人必定会王化……可惜可惜,关东之人已经走向崎路。”

    这话让杨秋好笑了起来。

    “公达可是关东士族出身,如今竟然也不看好他们了?”

    对于内敛的荀攸而言,这种话他以前绝对不会在外人面前谈论。

    因为他知道这种言论支持的人很少,说出来之后还会可能被判为大逆不道之人。

    不过在昭王面前,这种话恐怕都算不上大胆,因为昭王做的事情比他要大胆多了。

    “若没有大王建立昭国,恐怕我亦会认为,天下问题只是君主昏庸,宦官当道,奸臣作祟。

    未来只需择一位力挽狂澜之雄主重新执掌天下,辅佐对方让天下恢复太平,此乃我以前所认为之路。

    可是经历过去几年之事,我想我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儒家所坚持之一套,已然走向死路。

    当初汉武帝能抛弃黄老之道,只因为此种方法已不适合治理天下。如今这天下恐怕也需要找到一套新的方法来治理天下。

    关东士族却固守旧制,而此恰是如今大汉走向灭亡的原因,我虽不知未来之道会如何,但以前方法肯定是错的……”

    荀攸的这番话让杨秋想到了荀谌当时和她讨论的治国之道。

    “公达,听你之言,你所信奉的治国之道似乎亦非儒家。莫非你亦是荀家异类?你觉得这天下应当如何治理?”

    这个问题,其实连荀氏族人都不知道。

    因为荀攸向来奉行低调的原则,既然自己的真实想法和众人不一样,那就不能将自己异类的想法说出来。

    “乱世当用重典,攸其实偏向法家……”

    看来能够迅速加入她团队的人,基本都不是偏向儒家的人。

    毕竟按照儒家那套理论,若真的深信不疑,恐怕对杨秋的想法是大逆不道,恨不得人人得而诛之。

    “若是如此,我倒是知晓公达现在应该做何事了。

    有一件事情我一直准备做,却一直未能做成。公达若是有志同道合之人,何不推荐过来?

    这件事情也许会名垂千秋,就看公达你愿不愿意了。”

    第140章

    从许久以前,杨秋便一直渴望招揽一些专业人才来修订法律。

    然而,这方面的人才始终匮乏。

    所以,目前此事只是由零零散散的人在进行,而没有一个统领之人能够系统地对法律进行修订。

    难得遇到一个偏向法家的人才,以荀攸的能力,应当能够统帅一队专业人马从事此项任务。

    所以,杨秋几乎在瞬间便决定启动自己的备用计划,设置一个司法院,专门负责修订律法。

    毕竟,仅靠荀攸一人肯定是不够的。

    所以,当杨秋说出自己要成立一个司法院修订法律,并且让荀攸任职的时候,荀攸其实是有些诧异的。

    他虽然确实偏向法家,也觉得应该修订法律来重整一下世道风气。

    但他没想到昭王一出手就是大手笔,竟然让他担任这样一个重要的职位。

    “大王,攸初至昭国,对昭国上下之事尚不甚明晰。

    大王委我以重任,我恐不能即刻做好,我需再仔细了解昭国具体情况。”

    荀攸这番谦虚的言语让杨秋想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公达,你莫不是以为修订法律之事一年半载便能做好?此事做个几十年都有可能。

    我并非让你在汉律之上修修补补,而是要修订一套全新的法律。这件事情需要极为漫长的时间,也需要极多的人力物力。

    公达未来若有这方面的人才,尽可以招揽过来。当然,我知晓公达在兵家之术上亦颇为擅长,所以我对公达的期望不止于此。

    眼下暂时无大战,所以公达不如先做此事。”

    这一下子,荀攸听出了杨秋的潜台词。

    “大王所谓的全新法律,主要是指?”

    “乱世当用重典,难道公达觉得这世界上有几个老百姓值得用重典呢?

    天下士族、地方豪右、皇亲贵族,他们才是需要用严苛法律限制的人群。

    所以此事需考虑周全,公达,做这件事情可是要得罪许多人的。万一修得严苛了,恐怕会有很多人找你麻烦!”

    士大夫阶层为什么喜欢讲道德,因为从道德水平来判断人,这里面的操作空间太大了。

    但是要用法律条文来限制人,受伤害最大的绝对不是底层百姓,而是中间这群士大夫阶层。

    如果在法律上明确限制了他们,并且还制定了严苛的刑法惩罚他们,那一定会让他们很痛苦。

    所以没有一定的能力,那最好不要参与修订法律这件事情,因为很有可能会下场凄惨。

    “大王这是真的不在意身后事了?”

    荀攸自然懂这件事情的危险,他倒也没有惧怕,反而笑问着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名声于我而言只是浮云,毁誉参半才是常态,若人人都夸赞我,那只能证明这条路是错的。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公达,你敢接下这一项重任吗?也许未来千百年后,公达的身后名也会是诸多骂名?”

    当年朱元璋修订法律修了几十年,严格打击官僚集团违法乱纪,所以后来史书上真的被抹黑得非常惨。

    不过从明末结局来看,朱元璋倒也看透了这群官僚的本性,上上下下勾连在一起,几百万的军饷从京城出去,上上下下孝敬一圈。

    大概发到边军的手里面只有几十万了。

    然后还要被边军的上层将领在贪污一遍,最后能打仗的有没有几千人都是个问题。

    所以对于官僚阶级而言,法治才是最好的,跟他们谈什么道德,那都是虚的。

    “此事亦是臣心之所向,大王信臣之忠,用臣之能,待臣之诚,攸承蒙如此厚恩,岂敢不竭尽所能、全力以赴为。

    大王尽可宽心,臣定当不遗余力,务必将此事办得尽善尽美。”

    也就是说,荀攸决定接下这一个重任了。

    杨秋选定了一处新修的官衙做司法院,让荀攸之后挑选人开始筹备。

    而荀攸又具体问了一下杨秋对修法律这件事情关注的一些重点,毕竟修法这件事情涉及到社会阶层的方方面面,总得先搞清楚杨秋这边的重点是什么。

    等到两个人讨论完大致内容之后,天色已经将晚,杨秋原本是打算让人送荀攸回去的,但显然荀攸似乎还有话没说完。

    “大王,臣确实偏向法家,也觉得现在应该严刑峻法,但在治国一道上,大王未来是想用法家治国吗?此举恐怕有些危险。”

    就是因为偏向法家,研究过法家。

    所以荀攸才知道法家思想存在着巨大的弊端,但法家思想也有一个突出的好处,那就是具有极强的操作性。

    运用法家思想,可以迅速且有效地管理一个庞大的组织,能够在短时间内见到显著的成效。

    而法家极为看重现实,在面对现实生活时,始终保持着一种务实的态度。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儒家,儒家推崇尧舜所处的过去时代,在他们眼中,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理想的政治典范。

    法家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思想,它不像儒家那样,寄希望于树立一个伦理道德完美无缺的社会。

    因为在法家看来,这根本就不可行。

    法家的观点非常明确,只要能够让人们不去作恶,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来惩治那些作恶之人,那么这个社会就能够逐渐好起来。

    “公达误会了,若我真用法家治国,那我便会让文和来做司法院的院长了。

    正是因为公达你只是偏向法家,而非彻彻底底的法家,所以你才适合做修订法律的主导者……”

    真正的法家,那可不是未来的法制社会的法家,

    这个时候的法家,是为君主集权服务的,削弱贵族势力,将权力集中在君王手上,这才是目前法家遵循的道。

    于是,荀攸明白了。

    “所以大王是想礼法并举?”

    “不止如此,若未来有一段时间需要休养生息,黄老之道也可以,什么好用就用什么。”

    至此,荀攸再无疑问。

    他之后要做的事情除了成立司法院,还有一件重要事情,那就是要去昭国各个地方了解实际情况,了解这个官吏系统上下运行的规则。

    把这些事情了解清楚,那才能真的修订法律。

    这一年的八月,长安天气已经慢慢凉快了下来。

    原本董卓还带着西凉军与关东联军对峙,但由于天气逐渐寒冷下来,再加上关东联军内部矛盾重重,所以这仗最近也没得打了。

    这让董卓松了一口气,于是趁着天子要纳妃的是时间,董卓就带着一批亲卫从洛阳来到了长安。

    他可是听说了,这新纳的两个贵人,家里面都是汉中巨富之家,听说为朝廷贡献了许多钱粮,解决了这一阵子长安的钱粮之忧。

    所以董卓的心思就稍稍异动了一些。

    这天下可是他董卓在执掌,这胡家还有李家,实在是有些没有眼色。

    既然知道攀龙附凤,那应该早早向他效忠投诚,最后竟然只献上了那么一点钱粮,这让董卓心中非常不爽。

    所以他要回到长安来好好体现一下自己的地位,让长安那群人看清楚,这天下到底是谁做主!

    贾诩的宅院里面,依然保持着幽静。

    待在长安的这段时间里面,除非必要之人,贾诩其实很少外出,让长安的人几乎忽略了他的存在。

    不过有一个人倒是常常到访,这个人就是李儒,在董卓回来三天之后,李儒来到了他的面前。

    “董太师已然私底下会见了胡家与李家的族长。

    这两家甚是惶恐,献上了大批的钱粮。董太师颇为满意,收下了两家献出的多个美人……”

    例如这番话让贾诩嘲讽地笑了一声。

    “董仲颖年轻之时也是一方英雄,为人豪爽大气,曾经亦有着熊熊野心。

    不过短短几年,现在竟然也变成了沉迷美酒财色之人。”

    这声嘲讽让李儒苦笑了一番,他当初选定了董卓,虽然没指望过最后获胜,但也没有想到先露怯的是董卓。

    “也许这是年纪大了的人的通病,会开始害怕,会开始担忧失败。

    所以董太师在长安修建坞堡,里面藏匿了诸多粮食钱财,他怕了……”

    大概董卓自己也有预感,在和关东诸侯决裂,发现回到长安也没办法彻底控制这个天下之后。

    他最后想的是修建强大的坞堡,想要借此来逃避现实。

    “文优兄何必难过?董卓虽已势颓,但关西断不会再遭关东肆意蹂躏。

    如今正是关键之时,文优兄以为我身后这几盆花如何?”

    李儒这才注意到贾诩院子里面的变化,竟然有好几盆高大的花木,那是他从来没见过的一种花草。

    “倒是有些特色,不过你可不是欣赏鲜花之人。你想利用这东西做什么?它又能够做什么?”

    “此乃杀人利器。将这种花到时候献给皇妃,皇妃自然知道该怎么做。文优兄之前不是也好奇如何杀人吗?有时候事情没那么麻烦,只需要配合好时间即可。”

    在汉朝这个医疗技术水平落后的时代,对毒药的研究自然也挺落后的,夹竹桃这种东西理论上还没有传过来,所以还真没有人知道夹竹桃到底有多毒。

    不过杨秋有自己的方法种植夹竹桃,所以在培育好之后就送到了贾诩这里,如今一切具备,只待时机了。

    具体的细节是由贾诩来策划的,杨秋只给贾诩提供了金钱人力。

    而现在,一切要开始了。